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过程阶段的教学理论“集结”性质及其受制因素的复杂 ,本质上决定了教学过程阶段范型多极化与系统化的历史走向 ,对诸多教学过程阶段理论范型及其相关界说的历史抽绎也证明了这一点。关涉到其操作层面 ,作为教学实践这一“智慧性”生活的主导者 ,教师理应在秉承教学过程阶段理论范型内核的基础上 ,确立以系统性、双向性、动态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为基本主导精神的实践意识。  相似文献   
2.
从文本与话语分析的视角,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失语与失范、“在者”与“在”、“真”与“假”、范式等四个层面进行了问题清理,认为其间共存的“主义式”的研究理路阻碍了对教学理论学理的冷静审视,严重地干扰了教学理论知识的有效积累,遮蔽了对教学知识形成之传统、增长之规则的冷静关切。由此启发我们应该建立一种新的教学理论研究的知识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之外,家长们一直在探寻更适合他们下一代的教育方式,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在家上学"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与传统学校教育相比,在家上学既有进步的一面,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争议。  相似文献   
4.
从"学科模式"到"问题模式"--学术期刊发展的合理路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各项事业向纵深发展,作为反映社会发展尺度之一的学术研究也表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与此相映衬,学术批评、学术规范、核心期刊、引文、竞争力等成为近年来表征学术研究、评价学术期刊的关键词.这其中反映出了"学术期刊向何处去"这样一个深层问题.而就学术期刊本身而言,在当前的形势下,应该注意的是,不应总成为"别人的标靶",成为批评的对象,而应积极探索发展的合理路向.这除了我们一贯所倡导的优化编辑队伍、确立良好的编辑道德、建立科学的审稿机制等软硬环境以外,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凸显编辑的主体性,进而使这种主体性反映在期刊的发展上.从期刊的构成要素来看,我们认为,这种主体性的立足点应在于期刊栏目的灵动上.  相似文献   
5.
作为不同地域中的教育现象,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与我国民族教育在“民族”这一语义上具有了集结点,对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比较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就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我国民族教育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比较,认为,其同质处在于各自理论都具有解释性与发展性,异质性表现在: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强烈的民间成分,其所由形成者是理念的,比较而言,由于中国民族教育的发展与实践一直是在民族政策的框架内运行的,我国民族教育理论主要是作为对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补充而出现的,是解释性的,其实质在于“政策性”,它是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释放,其所由形成者,是政策主导的,其路径是自上而下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作为一种“文化系统的存在”,美国私立学校的文化意蕴主要在于:1.是社会文化思潮的体征。2.是文化的象征和实现系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文化在它那里得到了表征和实现;美国文化的核心——自由、民主也得以充分体现;宗教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3.道德文化的有效促进力量。  相似文献   
7.
教学理论知识的地方性建构——兼论教学流派的创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普遍主义”是一个时期教学理论研究的“具象”,它框定了教学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普遍主义”秉承现代知识观,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形而上学化的产物。“地方性知识”是对“普遍主义”知识观的时代“消解”,在此,知识是“个人”的、境域的,对知识的辩护随着知识的生成过程的观念合理导引了教学理论研究的方向——教学理论研究应该倡导教学流派理念,并回归教学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8.
一、教育与人:“学会学习”的主题。这一主题在当前有四点值得关注:①从现在到21世纪,教育过程的重心应由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过渡;②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指那些不会学习的人;③“学习化社会”不会自发产生,而要经过人们有目的的努力来建立;④国家的繁荣和发展有赖于“学习化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高质量发展是世界各国高等学校职前教师教育的共同追求。美国高等学校职前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表明:长期以来,社会责任担当与创新驱动发展是美国高等学校解决职前教师教育发展过程中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其理论逻辑则体现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落脚点是将教师教育项目建设成为质量文化浓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型组织,其中,以学生为中心是其内在需求,质量文化提供根本保证,学习型组织为依托平台。其实践逻辑则表现为基于绩效标准与教学大纲实现学生高水平学术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能力发展的动态平衡,其中,高水平的课程集群是核心载体,绩效标准与教学大纲是质量底线,同步进行学术课程学习与教学实习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公民教育对于我国来说属于非本源性事物,其发展始终受到外源性因素的影响。考察中国公民教育之流变,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观念对于中国公民教育变革之深刻影响。这些观念大致可以概括为个人本位的公民教育观—国家本位的公民教育观—多元化的公民教育观三个阶段。从观念史的视角研究中国公民教育,可为我国当前建设中的公民社会提供理念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