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当今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导学术话语中,教育学不应仅仅处于理论的“被殖民”地位,而应把握自身独特的理论理路。本质意义上的“教育学”不是“教育现象之学”,而是“助人成长之学”,其理论理路的独特性在于理论起点上对人的成长的关注,研究理念上具有内在的乌托邦倾向,研究旨趣上的实践取向。对主流学术话语的借鉴需以对自身理论理路独特性的把握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有升 《教育学报》2005,1(2):71-75,95
同现代社会的其他制度建制一样,现代学校的体制特征最深刻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层体制,二是微观规训体制。在现代学校的体制建构与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理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与张力,它往往成为改革所可能达到的内在“限度”。我们今天所要进行的学校改革需要对这种“体制建构”进行明确系统的认识与反思。  相似文献   
3.
在大多数民办学校中,无论就学生来讲,还是就教 师而言,来源均较为广泛,他们的文化背景各异,往往 体现着不同的“身份文化”。①在这里,能时常感受到不 同身份文化之间的差异、优劣与冲突,城市文化与乡村 文化、不同区域的文化、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文化在发 生着共存、交融与碰撞。同时,学校本身又作为一种传 递上层文化的机构存在,教育作为一种主导性的文化力 量加入到了其中。民办学校是一个由文化的差异与整合 所形成的独特的教育场域。本研究力图通过对一所民办 学校(M学校)的个案研究对这种身份文化差异及其整 合机制予以分析。 一、…  相似文献   
4.
论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体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那些经合并进入到综合性大学的传统师范院校来说,原有的师范传统及教师教育运行体制可能会受到很大的挑战,甚或会在合并的过程中流失。对于这一类综合性大学中的教师教育来说面临着更为紧迫的体制创新。为此,我们需要重新反思师范教育的传统与教师教育的独特性,明确师范教育体制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进而实现办学体制、学科建设体制以及教师专业教学机构设置体制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禀赋是教育的起点,提供一切教育中的起发动作用和限制作用的力量。对儿童禀赋的不同理解与认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所可能采取的教育方式。考察人类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可以大致确定这样几种不同的禀赋观范式:古典范式、宗教教化范式、人文主义范式、科学主义范式。在今天的社会及思想背景下,需要对禀赋的内涵予以深度反思与重构。  相似文献   
6.
7.
幼儿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吸收、储备语言的最佳时期。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有利于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  相似文献   
8.
语言与思维、价值观念是一体的,语言是文化的根本,文化的核心亦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语文教科书是书面语言,这种语言必定体现或从属于特定的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文化区分为不同的类型。从空间上可分为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从时间上可分为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乃至更为具体的不同时代文化;从同一社会中拥有特定文化的人群方面,可区分出不同阶级、阶层的文化(如上层阶级文化、下层阶级文化、工人文化、农民文化等)。本论文仅从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及具体的不同时代文代的角度分析现行语文教科书的文化构成。教科书尤其是语文教科书承担着传递与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陆与台湾初中课程目标的比较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社会学的分析视角,采取分类分析与综合分析的分析方式,对中国大陆与台湾现行初中课程目标进行比较,并探讨其与各自社会脉络之间的结构性关联。文章分析了两套课程目标所体现的“个人”、“家庭”、“他人与群体”、“社会”等诸方面素养的异同,以及在话语方式及学科视野方面的差异,并简要论述了对当前制定新的课程目标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