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寿阳大竹马,也称高跷竹马,是起源于明末清初,集高跷、竹马和武打于一身的传统民间文艺形式。山西寿阳的高跷竹马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中独树一帜,这一具有地方性的民俗活动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主要用途为祭天祈福,同时也具有多样性的文化。大竹马传承至今,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体现了当地老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与此同时,大竹马也面临着生存危机,需要人们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传统上把"有酒食先生馔"中的"先生"解释为"父兄",而全文的解释以及后人的引用和儒家的教育背景都证明把此处的"先生"释为"老师"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3.
元杂剧中的经学资料体现了元代经学发展的特色,显现了经学阐释的新思路,对于研究经学史和文学史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