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本文分析了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本专业发展历史、发展机遇,在交通领域、环境岩土工程领域的专业定位与专业特色,分析了目前该专业建设所遇到的一些困难,并提出了专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低振幅的剪切波速Vs 是土层深度的函数 ,瑞雷波法对剪切波波速的评价是一种新的原位测试方法 .本文研究了瑞雷波法 ,并对碎石桩法加固液化地基的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 ,瑞雷波法检测结果与标准贯入试验结果对比相一致 ,根据对剪切波波速与标贯击数相关分析 ,提出了相关的关系式 ,瑞雷波法是一种简便、无损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土中群桩分析变分原理,结合桩间土荷载传递法,建立了实用群桩沉降计算方法,并应用于对称桩承路堤结构分析.采用该计算方法,分析了刚性、半刚性竖向加固体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在等应变条件下,桩土模量比相对较低时(Rm<10),桩土应力比与桩土模量比相近;在桩土模量比较高时(Rm>10),桩身模量提高对复合地基应力集中的影响减弱.垫层刚度直接影响桩土模量增加对应力集中的作用效果.水泥搅拌桩有效桩长为15~20m,采用小于15 m桩长的经济效益和加固效率更加.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提高工科专业课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提高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效果,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本文从教学备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艺术、产学研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新时期提高专业课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指出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是提高专业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根据10根试桩静载荷试验和桩身应力测试结果,在对桩侧极限摩阻力预测技术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粘性土中LDBPs桩侧极限摩阻力的预测方法和指标确定。针对硬塑状态的粘性土,提出了不排水强度指数μ的概念,综合了粘性土不排水条件下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基于这一概念,对传统的“a法”进行了扩展,使之更加有效地应用于粘性土中LDBPs桩侧摩阻力的预测。同时还对SPT锤击数N预测粘性土中LDBPs的桩侧摩阻力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粘土和亚粘土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回归公式。  相似文献   
6.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就粘性土多指标反映其性质的规律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 采用液性指数作为单一指标的传统粘性土物理状态划分方法, 在反映亚粘土和亚砂土性质时不尽合理. 而采用液性指数IL结合孔隙比e反映粉质粘土的特性更加合理. 同样,孔隙比e比液性指数IL能更好地描述亚粘土的天然特性.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结合主成分分析, 得出应用孔隙比e和液性指数IL两个指标来预测桩侧摩阻力更为精确. 同时发现在一定临界影响深度范围内(20~30 m), 桩侧摩阻力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且粘性土的稠度愈硬, 临界深度愈浅.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粘土与加筋材料接触面之间的力学特性,及砂对粘土与筋带接触面力学特性的改善情况,采用直剪试验方法对粘土与聚丙烯土工带polypropylene在粘土不同含水量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法向荷载作用的直剪试验,讨论了法向应力、含水量对高液限粘土与筋带之间剪切特性的影响;设计了筋带砂粘土层状布置体系的加筋土结构模型,并根据设计的模型进行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粘土与筋带接触面之间的剪切强度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呈非线性增长;接触面的摩擦系数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接触面的粘聚力随含水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粘土与接触面之间存在一个最佳的含水量,这个值要比粘土压实的最佳含水量低2%左右;筋带砂粘土层状布置体系表明砂对粘土与筋带的剪切特性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