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培训项目立项近年来,中原油田为提高技能操作人才队伍素质,开展大规模人员培训,取得了明显成绩,但对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得不够,对如何发挥高技能人才在职工队伍中的带动、幅射作用等方面,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基于这种认识,中原油田决定专门设立高技能人才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并力争通过该培训项目的开展带动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很多企业积极开发远程网络教育系统,组织开展远程培训,有效方便了员工的自主学习,对于营造"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终身学习机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有不少企业培训网站建立以后时间不长即陷于沉寂。  相似文献   
3.
一、技能鉴定工作现状及问题(一)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自十一五以来,各省、地、各行业、企业积极开展职业鉴定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5年共培养高技能人才930万人次。如四川省十一五期间300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天津市仅2010年就有33万  相似文献   
4.
用人单位培训需求分析的目的,就是明确培训需求的“三要素”,即哪些岗位上,什么样的人,需要接受什么样的培训。通过对岗位能力要求与员工实际能力的对比测评,明确岗位能力要求与员工当前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再开展分析,找出通过培训能够解决的能力差距,区分出共性的培训需求与个性的培训需求,为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和编制培训项目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人单位培训需求分析的目的,就是明确培训需求的"三要素",印哪些岗位上,什么样的人,需要接受什么样的培训.通过对岗位能力要求与员工实际能力的对比测评,明确岗位能力要求与员工当前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再开展分析,找出通过培训能够解决的能力差距,区分出共性的培训需求与个性的培训需求,为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和编制培训项目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评估的主要指标培训实体对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以下四个层次建立:即项目运行功效、学员学习绩效、项目收支效益评价、用人部门与学员满意度。项目运行功效评估指标培训运行功效评估可通过对学员的调查、查阅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原油田采油五厂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为主线,在全厂范围内开展员工岗位动态达标培训,开创出企业员工培训的一种新模式。岗位动态达标培训是以达标学分制和岗位动态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厂操作人员进行持续性培训,从而营造全员培训终身学习机制的一种新型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职工培训在企业的襁褓中生活,脱离了市场经济的调控,其运行方式完全依靠行政手段,既延缓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又使企业职工培训缺乏活力,发展缓慢。现代企业员工制度的建立,要求发挥市场机制在员工培训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及信息等职工培训要素的作用,不断增强自我经营补偿能力,提高员工培训质量和办学效益,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员工培训的自身发展。因而,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解决长期以来面临的工学矛盾,中原油田下发名师带徒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倡导各单位发动全体员工立足岗位成才,开展名师带徒活动,通过不脱离生产岗位的“传、帮、带”方式提高员工素质,缓解员工培训需求不断增大而学习时间日趋紧张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一、责任主体的范畴 本文所谓责任主体,就是指在培训项目运作过程中,具备相应资格、负有一定职责与义务、并享有相应权益的单位或个人。培训运行过程中涉及的主要责任主体包括以下三方,即用人单位、培训学校及学员(参加培训的员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