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悦老师在其新著《新教育语文课堂:哲学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对“祛魅”与“返魅”作了精彩而不失准确的阐释.所谓“祛魅”,就是要让知识从神秘走向明确.“祛魅”就像“植物学家要躲开花朵对目光的自然吸引,而将心灵投射到探索花之根、花之茎、花下的土壤”.而所谓“返魅”,则是要求我们要认识到知识的多样性与可能性,“承认真理是暂时的,知识是有限的”.在反复拜读这一具有突破意义的语文理论著作之后,笔者想借这两个词来提炼全书之主旨,并以之勾勒张悦老师语文教学追求的蜕变.  相似文献   
2.
程载国 《教学考试》2023,(19):38-40
<正>写作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利他主义行为通常是指对别人有好处而对自己没有好处的自觉自愿行为。对于人们为何会有利他主义行为,学者们提出过各种不同的解释。中国古代儒家学者们相信,利他主义行为是“人性向善”的本能显现;“亲族选择说”认为,人们对诸如兄妹子孙之类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友善是为了基因繁衍复制;“互惠利他说”则认为,许多看似利他的行为背后隐藏着在社会中互惠互利的动机;“群体利他说”将社会群体视作一个有机体,这一理论相信利他的社会能牺牲掉利己的社会而生存下来,人们出于理性更倾向于选择利他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3.
<正>群文联读既是信息爆炸时代外部环境影响下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也是基于语文教学举三反一特点的自觉追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后文简为"新课标")对群文联读作出了明确的描述:在鉴赏活动中,能比较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能对同一个文学作品的不同阐释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  相似文献   
4.
<正>【专题解释】本专题要求学生学写小小说,并能做到如下几点:一是明确立意,二是巧于构思,三是抓住传神之处重点刻画。本专题的设计着眼于"巧于构思",希望通过借鉴经典名作的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的叙事能力。【预习任务】1.总结从本单元四篇经典小说中学到的叙事技巧。2.阅读几篇小小说,总结这些小说在构思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正>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搭子”自古有,而今正流行。周末到了,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爬山、钓鱼,已成为现代人常见的休闲放松方式。如果有那么一群人经常相约从事某项相对固定的活动,他们就差不多构成了“搭子”关系。现实生活中,“搭子”的类型很丰富,有“喝酒搭子”“唱歌搭子”“打球搭子”“麻将搭子”……据说,年轻一代中还有“摸鱼搭子”“打卡拍照搭子”“遛狗搭子”等形形色色的新型“搭子”。中学生群体中也有“约饭搭子”“散步搭子”,甚至还有“厕所搭子”。  相似文献   
6.
<正>[专题解释]本设计为联读王羲之的《兰亭诗》与《兰亭集序》,教师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微专题研究,要求学生能以相对活泼的形式展现本组对魏晋士人“深情与超迈”精神的探究,鼓励他们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研读。第一、第二课时,教师在文本研读中指导学生完成微专题学习方法指导;第三课时,各小组汇报微课题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