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漂泊的身世与超越的情怀--论台湾创世纪诗社的创作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台湾创世纪诗社的创作心态,认为沧桑之感、超越情怀、纯诗意向和边缘处境为其创作心态四要素,是漂泊的身世,塑造了他们的时空意识,超越的情怀,则表现了他们的化精神,因而高扬的诗意转化为诗人们对家园的诗思、对生存的诗情、对贯通的诗想,诗人们为了超越生命中的悲剧而去追求纯诗,以意象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伊甸园情结;他们那种充满了沧桑之感的边缘处境,便成就了创世纪诗社颇具重构意味的史册蕴涵。从这个角度来看创世纪诗社推出“大中国诗观”的化整合意向,从这个角度来评价他们力主对中国诗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换的艺术使命感,便不难发现这一诗人群体的独特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当月如萧     
岁月如箭,使过去的体验如一幕幕往事不断远走,周围的视野忽明忽暗,你就听见了生命的节奏。假如你自然地放松,萧声就带来成长的信念。原来成长是人生的使命,成长带来尽可能完美的才能,你用成长来书写自己的历史,你用成长来选择自己的命运,生命的节奏就成了一种对世界的允诺。 既然岁月如萧,那么感觉也可以取代思考,成长使心灵突破身体的局限。萧声从容,而且从容的姿态正好表达了自然的心态。你在音乐中会变得宁静、变得轻松、变得自信,就会悠然自得,觉得心满意足,结果在一种超越性的被动心态中,让观感脱离了目的的束缚,这时…  相似文献   
3.
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是两岸三地诗坛的隔绝时期,这个时期的现代诗艺术,在华夏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化转型期的制约,却又使开拓与整合成为艺术走势的必然趋向。化转型期带来诗坛的现代性,给予诗人以成长感,于是迁徙体验既有空间意义上的,也有时间意义上的,它对于现代诗艺术走向成熟,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世代与诗学     
文学世代塑造着新的诗学,从1976年开始几乎每十年山东诗坛都会呈现新的风貌,这种风貌的转变离不开诗人的生命体验。如今新一代诗人不仅立足于当下的生命体验,还拥有相应的艺术感悟和美学修养,后者构成了艺术积淀的基础和传统重塑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是两岸三地诗坛的隔绝时期,这个时期的现代诗艺术,在华夏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文化转型期的制约,却又使开拓与整合成为艺术走势的必然趋向.文化转型期带来诗坛的现代性,给予诗人以成长感,于是迁徙体验既有空间意义上的,也有时间意义上的,它对于现代诗艺术走向成熟,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所谓许世旭现象,是指韩国诗人许世旭的汉诗写作现象。首先,他是1956年开始用韩文写诗,1960年来华留学,1961年开始用汉语写诗,这种跨文化写作同他的留学体验是分不开的;同时,这种现象同五四运动前后留学生在新诗创作中的历程颇为相似,这种相似性非常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艺术,新诗的历史规定性决定了自身的审美特征和发展方向。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背景,使新诗成为创新的艺术;新文学运动的美学精神,使新诗成为求实的艺术。这种具有时代性的约束机制,导致了新诗发展过程中功能性追求的结构化倾向:理性引导感性,内容决定形式,富于崇高感。  相似文献   
8.
在新诗发展的规律性研究中,文化与文体构成了两个重要话题,前者涉及文学的"外部规律",后者涉及文学的"内部规律";前者属于"他律",后者属于"自律"。以前者为主导就面对强调社会功能时代体验的文学史;以后者为主导就面对着重诗歌本体艺术传承的文学史。回顾新诗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近百年来前者亦即文化因素要比后者亦即文体因素更有影响力,而且总是前者制约了后者的演化道路。正是由于文化观念制约了文体观念的自然演化,才会构成20世纪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困境。  相似文献   
9.
陶保玺从语言结构入手,来把握诗人的生存体验和艺术想象,从而为诗学建构开辟了新局面,他善于从细处入手,以进入大处乃至深处的论析,成了他特具风采的“独门功夫”,其代表作是新诗诗体学理论专《新诗大千》和近来发展的一系列诗论,尤其是台湾诗人论,这些论很有创意,它将陶保玺的诗学之路引向了大家风范。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从韵、眼、节、象四方面,论述刘荒田小品文“以诗为文,以文心寓诗意”的特征,指出:文体之分不过相对而言,只要文字成了心灵自由运作的结果,就会达致这样的境界:如歌的行板是情韵的绵延,醒目的灵感是心眼的观照,伸缩的结构是节律的调控,奔放的思绪是想象的起伏。其文思非但可以小中见大,且能高扬远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