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在于我国古代文学中的地区差别,特别是南北地区的差别,我认为是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现象。如果忽略这一点,我们就很难确切地认识我国古代文学的全貌及其发展过程,也难以究明宋代以后文学发展缓慢的原因。本文通过对《诗经》、《楚辞》的一个方面的比较,试图对此略加阐述。由于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愿这对中国文化史的研究能够多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宋 :章老师 ,您好 !您是研究中国文学史的大家 ,对文学史的许多重要现象都重新做了剖析 ,得出了很多独到的结论 ,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和方法 ,如“中国文学古今贯通研究”的思路等。请您谈一谈您是基于何种考虑提出这一看法的 ?章 :中国文学古今贯通研究 ,顾名思义 ,就是要对中国从古到今的文学作贯通性的研究。它主要是针对当前文学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提出的。自上个世纪5 0年代以来 ,我们就把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割裂开来进行研究 ,一个最明显的缺陷就是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研究互不相涉 ,产生了很多问题和矛盾。这在中…  相似文献   
3.
关于《三国演义》的黄正甫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国演义》黄正甫本在明刊《三国演义》中本不足道,但近年被哄传为“现存最早绘图古本”,并进而否定为罗贯中所作,故需一辩,被认为足以证明此本为现在“最早”刊本的几个内容上的特点,实都已见于嘉靖二十七年的叶逢春刊本,且有内证可以证明黄本实出于叶本一系的本子之后:一、叶本十卷。黄本二十卷,实系将十卷分拆而成,第七、八回尚留有分拆之迹,二、黄本已经是经过删削的简本,其前必有供其删削的繁本,而叶本正是此类繁本,三、叶本尚无后加的关索故事,而黄本已有。四、叶本有嘉靖二十七年序,黄本的序为“癸亥春三月”(孙楷第先生定为天启癸亥,是)作,是黄本必出于叶本之后,有人以黄本的字体为“手写体”,与其正字体不一致为由而谓序系后加,则殊可笑。  相似文献   
4.
整治学术腐败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学术界的不良风气常被概括为“腐败”。其实并不止此。像低水平重复的研究并不属于腐败,但其不良影响也能成为学术腐败的土壤。  相似文献   
5.
陈先生的学问,近300年来一人而已!——傅斯年学生都来了,助手黄萱摇了摇铃。陈寅恪忙起身离开书桌,换好了长衫,拄着拐杖走到西面的大阳台,摸索着坐到黑板旁的藤椅上,准备上课。1953—1958年,岭南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并入中山大学)东南区1号,这是陈寅恪一生最后的课堂。2012年3月,他为学生上课时的形象化身一座铜像,凝  相似文献   
6.
中国很早就发明了酒,因而也很早就有了关于酒的诗。就其早期作品来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诗经》中的《卷耳》和《湛露》。前者写一个贵族妇女因亲人出差远方,想到他在外面劳累不堪,自己心里又着急又难受,于是只好借酒浇愁:“我姑酌彼金星,维以不永怀。”──这是根据《毛诗》引的,在“三家诗”中“姑”字作“”,是多的意思。《毛诗》出现在“三家诗”之后,我想“局”字应比“姑”更接近该诗的原貌。由此看来,当时的妇女酒量相当大,所以她必须多酌,才能醉得不再想念亲人。后者据说是“天子宴请侯”之诗,其第一章为:“湛湛露斯…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重大成绩,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目前在工作岗位上正发挥作用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面对新的形势,按照“教育要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迅即进行改革,在人才培养上要有一个新的突破。五十年代、  相似文献   
8.
出现于明代的五卷本《东坡志林》实系真伪糅之书。其伪的部分,情况也极复杂:有的根本不出于苏轼;有的虽出于苏轼,但不出于《志林》;有的在同一条中真伪交杂。至于十二卷本《志林》,不仅出于五卷本《志林》之后,且将五卷本中除“论”的一卷外的绝大多数章收入,也是一部真伪杂糅的书,其较五卷本多出的部分,有些当出于辑佚;但是否全都为辑佚所得,仍是有待进一步探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衷心的祝愿     
《文教资料》自问世以来,已届25周年。25个年头,其间包含了编辑同志多少辛勤劳动,实在令人感佩。 鲁迅在《忆韦素园君》中说:“……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文教资料》正是像这样的“石材”和“泥土”。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个与她同样的刊物,她所起的作用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10.
规范文科学术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形势总的说来是令人鼓舞的。近几年来研究论著的数量远远超过以前,也有一批高质量的论文、论著发表。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无价值的重复劳动太多,平庸之作泛滥,学风不正、学术失范的现象也时有所闻;有识之士为此忧虑,确实有其理由。所以,当务之急是提高研究者的素质和加强学术规范,提高研究者论著的学术水平,增加创造性。 当前,在人文科学研究领域里,学术规范中有以下三项似应特别引起重视。 首先是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在从事某项研究课题之前,必须对关于这一课题的已有研究成果(我这里说的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