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从1985年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以来,国内对抗日战争史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兹就近年来史学界所探讨的主娶问题综述如下: 一、对抗日战争领导权的理解史学界在讨论中大致有以下几种理解: 1.共产党领导了抗日战争刘大年在《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一文中,坚持了“共产党领导了抗日战争”的观点。他说,“到底谁领导或谁没有领导抗日战争,应该集中到  相似文献   
2.
近读《李大钊三莅上海》一文,觉所述内容不确或有需评述的必要。文中说,“中共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同志,因工作繁忙,连中共一大亦未曾去参加。然而他为了中国的革命三次来到上海”。“第一次是1922年8月下旬”。其实,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李大钊为了中国的革命,他不止三次来到上海,第一次也不是1922年8月。李大钊第一次到上海是1916年1月底。当时,他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在日本留学生中秘密进行反袁活动,时值袁世凯忙于复辟帝制,并接受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二十一条”,为此,李大钊以激愤的心情撰写了《警告全国父老书》,揭露日本帝国主义欲灭亡中国的野心及袁复辟的阴谋,并散发全国。为了广泛联络各方人士,他于1916年1月,来到上海,日夜紧张地与反袁志士协商反袁的一切事宜。此次在上海滞留两周,于2月中旬返回东京。  相似文献   
3.
《武汉国民政府史》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继增、毛磊,袁继成同志写的《武汉国民政府史》,全书43万字,是建国以来有关武汉政府的第一本专著,已由武汉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出版。武汉国民政府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胜利发展中,在中国人民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大革命洪流中建立起来的,它既不同于太平天国的农民政权,也不同于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建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与孙洪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兴办教育的知名人士孙洪伊,在反对袁世凯复辟专制、拥护孙中山的民主革命,及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过程中,与李大钊有过深厚的交往,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李大钊都曾得到过孙洪伊的关怀、支持,孙洪伊更得到李大钊的信任、鼓励,俩人结下了互敬互重的深厚友谊。  相似文献   
5.
1979年以来关于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论探讨的摘述(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讨论 (一)黎澍在《论历史创造者及其他》一文中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这一提法,提出了新议。 (1)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说法,起源于苏联哲学家普·尤金、巴·伯纳丁对《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一书中某些观点的引申和附会。“现在细看起来,关于这个学说的这一类说明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提的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显然认为所有人都在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且每次强调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列宁说:“人们  相似文献   
6.
1979年以来关于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论探讨的摘述(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历史科学得到蓬勃发展,许多同志突破了长期以来禁锢思想的一些框框,对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论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许多富有启发性或引起人们认真思考的见解,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商讨的问题。现就探讨中所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分为十一个方面作一简要摘述。由于涉及的论著和问题十分广泛,而我们见闻不广,采摘难免有遗漏和欠妥之处,仪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同志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是五四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建党初期党的方针路线的积极捍卫者和执行者.他一生为"索我理想之中华"而战斗不息,最后在军阀匪徒面前英勇不屈,壮烈就义.万恶的“四人帮”不顾历史事实,居心险恶地把李大钊同志诬陷为"叛徒",妄图磨灭大钊同志的伟大形象,然而,这只能暴露他们比军阀刽子手更加阴险狠毒.烈士的音响和光华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就宋美龄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参与组建和领导中国空军,为抗战胜利做出贡献的历史功绩,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9.
孙立人是抗日战争时期立过赫赫战功的国民党将领,曾率领中国远征军进军缅甸,在缅甸的仁安羌战役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被敌围困多日弹尽粮绝的英缅军七千多人,举世闻名,大振国威,为中华民族增添了不少光彩。为此,英皇授予他“英国帝国司令”勋章,美国总统罗斯福授予他“美国丰功勋章”。孙后来被蒋介石提升为仅次于陈诚的陆军总司令,但为时不久,即被蒋介石以莫须有的罪名,软禁长达33年之久,直到蒋氏父子死后,方解除软禁,恢复自由。一、家世孙立人生于1900年10月,字抚民,号仲能,安徽舒城县人。父亲孙照泽是清朝举人,曾任山东济南登州知府…  相似文献   
10.
杨杰是我国享有国际声誉的军事理论家及兵学权威,著有一百多万字的军事论著,当过国民党蒋介石的总参谋长、陆军大学校长、教育长、特命驻苏全权大使等职,陆军上将头衔.曾带兵参加过北伐、中原大战等战役,被斯大林赞誉为“军事战略家”、“蒋介石的智囊”,为蒋介石打下一统天下立过汗马功劳,但却最终死在蒋介石的手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