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学校渗透责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化学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的责任感不能寄希望于罗列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来体现或是简单联系、灌输说教,教学中应遵循“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思路,精心选择那些学生熟悉并蕴含责任教育因素的典型事例,结合具体的化学知识,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对问题进行探究,在综合、全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要为学生提供多  相似文献   
3.
中学阶段的有机化学,主要学习官能团的知识。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全国大部分省、市采用了“3+理综”的模式,在高考化学学科题量减少的情况下,利用多官能团的有机物作载体,全面考查有机化学知识必然成为一种趋势。现追溯近三年全国高考理综试卷的相关题目说明之。  相似文献   
4.
2009年高考已尘埃落定,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在思考两个问题:2009年高考化学题有哪些特点?新的一年我们怎样教学生准备复习迎考?2009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了课程目标,试题符合考试手册界定的范围,整份试卷的突出特点是稳定、发展、创新。下面就三个方面谈谈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而探究性学生实验,就是实现学生“学习经历”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化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探索安徽省太和县太和中学(236600)范汝广我在最近几年的高考复习中,尝试着以某知识点为中心;向与之有关的其它知识点辐射的方法,由点连线,由线结网,并通过启发性地提出问题以达到复习的目的,即进行“问题教学法”的探索.一、“...  相似文献   
7.
范汝广 《化学教学》2009,(10):41-43
1教学分析 1.1从本节标题看课程定位 本节的标题,在过去的教材中曾使用“化学平衡”.现在有的教材使用的“化学反应的限度”,上海教材使用的是“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从标题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教材编者对本节的定位。标题的变化,反映的是课程理念的变化,这就是:帮助学生体会化学学科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纵观2004年全国各地的高考化学试题,在取材上都重视化学与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的联系,现仅就选择题与STSE的联系选录如下.  相似文献   
9.
课堂上的特色化学语言能够使课堂充满生机,它具有"感染性、形象性、幽默性、有文采"的特色,可通过巧用修辞、借助文学语言等方式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0.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学校渗透责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化学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的责任感不能寄希望于罗列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来体现或是简单联系、灌输说教,教学中应遵循"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思路,精心选择那些学生熟悉并蕴含责任教育因素的典型事例,结合具体的化学知识,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对问题进行探究,在综合、全面、整体思考中真正认识到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为学生今后参与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真实的经历和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