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蒋子龙与谈歌现实主义小说世界的比较,进一步揭示二位作家的创作旨越,性格相异的艺术形象,不尽相同的风格及两种语言,两种观念,所反衬的时代变迁和作家不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技术进步的整体内涵包括技术知识的扩展、技术性能的提高和技术效益的增加。技术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精神寄托和物质享受的同时,让人类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善待自然的观念深入人心;技术进步拓展了人对于自身的认识视野,深化了对技术合目的性的理解,善待生命的思想已成为时代的主旋;技术进步促使现代经济迅猛发展,国家与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成为必然,善待他人的理念固化为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技术进步与价值准则是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3.
鬼神化源远流长,它与中国古代礼仪道德关系密切,它的形成是与宗教崇拜、原始信仰分不开的,是在浓厚的礼俗化氛围下通过学手段、宗教手段不断将鬼神精神进行传承和渲染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在民间故事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两种不同的发展轨迹。现代民间故事天论是在情节结构、题材选择,还是在人物塑造、语言运用方面,都呈现出了对传统民间故事的继承、发展,乃至超越的喜人景象,特别是在人民性的展示上更令人欣慰,成就显。  相似文献   
5.
莫言的“家族小说”由前期男性神话的重构与消解走向后期女性神话的膜拜。其文化嬗变的原因是由乱伦禁忌和阉割情结引起的种族退化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6.
山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总体说来,主要包括经济文化民俗、娱乐文化民俗和历史文化民俗三个方面。经济文化民俗包括民间传统的经济生产习俗、交易习俗和消费生活习俗;娱乐文化习俗包括山西民间锣鼓、礼火、山西民歌和农神学拜等,极寓特色;历史文化民俗包括长城文化、辽金文化、佛教文化和晋商文化。我们立足山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构建山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网络,逐步把山西建成旅游大省。  相似文献   
7.
祭祖民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农耕社会,延续于现代社会,盛行于大江南北。从这一点上来说,祭祖民俗具有普遍性。但是,由于受地理环境、历史传承、人文传统及诸多因素的制约,各地祭祖民俗在具有许多相似特质的情况下,又有许多差异。本文以山西晋北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村庄为个案进行研究,通过与周围村庄春节祭祖民俗的比较来探讨这一特殊祭祖民俗的起源。  相似文献   
8.
万荣笑话产生于当地族群所处生境与民众习焉不察的日常生活中。万荣笑话大多形式短小精悍,折射出民众的生活百态,能够宣泄民从情感,娱乐百姓生活;还能维系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三个历史阶段理论是阐释人的发展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三个历史形态。这三个阶段表征着人类在历史决定论与实践选择论中不断成熟前进的轨迹,昭示了主体性在人类前行中的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心路历程。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历史决定论与实践选择论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在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中,应实现由注重知识传授到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变“教学生学“为“教学生会学“,从而造就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