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代表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国大党领导人尼赫鲁,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和印度社会国情(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特点,制定了实现印度政治现代化的四大原则(纲领):即民族主义、议会民主、社会主义和世俗主义,并把它载入国大党党纲。国大党领导人这一富有远见的建国方略\决策和定位,成为独立后印度现代政治发展的主旋律。这四大原则中,民族主义是捍卫印度国家独立和维护主权的象征。社会主义是当时顺乎民心的一个时髦口号,目的是缓和国内矛盾,消除中国革命胜利的影响和谋求政治资本。世俗主义和议会民主则…  相似文献   
2.
当前 ,世界一些地区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 ,民族矛盾和历史遗留的领土争端而引起的对立情绪 ,教派冲突和仇杀十分严重 ,它直接威胁到国家的安宁和地区和平。例如 ,中东地区的巴以冲突和南亚地区的印巴争端。同样 ,前苏联和今日俄罗斯的东正教问题 ,也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最近 ,笔者有幸拜读《俄国东正教与国家 (1 91 7-1 945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0 0 1年 2月版 )一书 ,感触颇多。担纲撰写这本学术专著的两位作者傅树政和雷丽平是长期从事苏联史和东正教研究的专家学者。作者在书中对苏联存在 74年 (1 91 7-1 991 )的历史 ,从…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近几年来中印关系全面改善和恢复的历程,分析了中印两国在各个领域合作交流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世纪之交的中印关系,指出:中印两国之间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保持和发展睦邻关系,不仅符合中印两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利益;中印两国在完成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历史使命中,具有合作基础和遵循准则;两国都需要有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国际事务和双边关系中合作与发展的潜力巨大,领域甚广,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4.
执教在山村     
当年因工作需要父亲被调到山村教书时,母 亲是一百个想不通。母亲含着眼泪埋怨:不管怎么说,咱家老袁是镇上小学主要创始人。不讲给安排个校长、主任干干倒也罢了,怎么能把他发配到那个穷地方教书呢?  相似文献   
5.
由尼赫鲁倡导并实施的印度工业化战略是: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以进口替代为基础,以优先发展国有重工业、基础工业为导向,采用公私混合经济体制的方式,通过计划经济的手段,来谋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实现工业化,建立自主型的完备工业体系。这种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一是基于对英国在印度长期实行殖民地统治的痛苦反思,二是基于对印度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三是深受二战后盛行的发展中国家走“进口替代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及其实践的影响。尼赫鲁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使印度的工业生产有了较快的增长,工业内部结构有了质的变化,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民族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经济独立的预期目标。拉奥政府则针对尼赫鲁工业化战略实施以来逐渐显露的弊端进行了改革。改革的方向一是朝以私营部门为主体的混合经济体制转变,二是朝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宏观管理机制转变,三是朝着更加开放的经济形式转变。  相似文献   
6.
忆父亲     
袁传伟 《师道》2003,(3):54-54
父亲与世不争,淡薄名利,无论处于何种逆境之下仍专心致志地教学,那种人生的超脱和洒脱,每每忆及都令我由衷地佩服。父亲是1949年就走上教育岗位的老教师,而且还是故乡小镇那所小学的主要创办人。父亲生前曾不止一次地说过当时办学的艰难:破祠堂、土垒课桌、油印课本,而且没有工资。他和同事们的年收入是学生家长们自愿付给的几斗大米,这与义务教学并没有两样。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条件这样的待遇,用现在标准衡量简直不可思议,却丝毫没有削弱父亲和他的同事们的教学热情。父亲视艰难创业为荣,以教书育人为乐。其实,当时的父亲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