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袁声莉 《高教论坛》2009,(11):57-60
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引入亲验性教学法就是系统地设计和安排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内容,以期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实践表明,这一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应高度关注亲验性教学法的组织环境,灵活调整教学方案,增强教学设计的弹性.  相似文献   
2.
经济管理类教材改革与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 切实推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改革与建设 ,受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委托 ,湖北经济学院组织有关教师在全国普通本科院校的范围内 ,开展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经济管理类教材编写及其相关问题的调查活动 ,采取专家座谈、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 ,对本科应用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勒温场心理学等理论分析了影响地方高校教师科研发展的相关因素.个体科研动力、科研投入和创新能力是影响地方高校教师科研发展的三大主要因素,创新能力不足是当前制约地方高校教师科研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学术风气、团队合作、科研政策等组织软硬环境是影响地方高校教师科研发展的关键性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始终,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从根本上说,课程思政建设是一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综合改革,终极目标指向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应紧扣课程思政导向推动课程体系革新,围绕课程思政要求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立足课程思政施行需要补齐课程建设的制度短板,使课程全面反映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新内涵和新要求;在深化课程认知与优化教学过程中、在遵循课程教学规律和坚守质量底线基础上、在发挥教师主体的能动作用中提升教学质量,对关于课程教学质量的质疑声作出正面回应,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与推进课程思政和课程教学的耦合共进。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制度激励的类型、地位、作用及其完善途径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员工整体激励体系中,制度激励为居于基础性的位置,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同时提出我国企业在做好制度激励这篇文章上,应注意制度内容的设计,提高制度的权威性,加强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