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应急预案文件的样式也变得各色各样,传统地文件式管理已力不从心。提出了基于ORACLE中 BLOB(Large Obiects)数据类型的预案文档管理方式,并使用VC及其ODBC API的数据库访问方式进行了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二课时)课例:西北工业大学附中许盈点评:西安市西电高中战维华教材分析全等三角形是贯穿三角形全章的一条主线.这是由于:在知识结构上,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等内容,几乎都要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理应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社会前列,切实发挥好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在高校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前,微媒体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高校应准确把握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群体的微变化,精准掌握微时代的运行规律。本文在具体分析微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研究必要性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融入“微生活”、增强“微力量”、创新“微内容”、培育“微文化”、打造“微数据”的思政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代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 ,尤其是判别式和韦达定理的应用更是广泛 ,成为初中数学竞赛的热点 .一、基础知识1 .判别式 .设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0 ( )的判别式为Δ =b2 -4ac ,x1、x2 是方程的两个根 ,则Δ >0 方程 ( )有两个不等实根x1,2 =-b±Δ2a ;Δ =0 方程 ( )有两个不等实根x1,2 =-b2a;Δ <0 方程 ( )无实根 .2 .违达定理 .设x1、x2 是方程 ( )的两个根 ,则x1 x2 =-ba ,x1x2 =ca .特别地 ,当Δ≥ 0时 ,有ac>0 两根同号 ,且 ab>0 ,两根为负 ;ab<0 ,两根为负 .ac<0 …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队伍如何建设,一直是高校不断探索的课题,近几年我校围绕辅导员队伍"三化"建设的目标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实践与综合运用”作为《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中提出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在初中阶段强调以“课题学习”为标志的数学研究性学习方式,即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对一些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进行探讨,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完成课题,使学生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节课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教育心理学理论为依据,对教材观、教学观、学习观、评价观四个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构建大学生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相关研究,本着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管理相结合、全程与阶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从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模式和方式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四个方面入手,构建了以大学生形势政策课、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理论的课程教学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 (每小题 3分 ,共 36分 )1 .计算 |1 -3| 3( 3) - 1 ( -2 0 0 1 ) 0 -2 7的值是 (   ) .A .3  B .-3  C .3  D .02 .光的速度约为 3× 1 0 5千米 /秒 ,太阳光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约是 5× 1 0 2 秒 ,则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A .1 5× 1 0 7千米   B .1 5× 1 0 10 千米C .1 5× 1 0 8千米D .0 1 5× 1 0 9千米3 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 .A .两个三角形某一对应边上的高的比是 2∶1 ,则它们的面积比是 4∶1B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则斜边上的高为 1h=1a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