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教研工作要信息化,必须将高中化学资源信息化,推动资源信息化,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微课”的开发。“微课”部落的建设是“微课”开发重要的一环,能聚集更多的教师参与,能有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和评比的平台。这就是我们建立“微课”部落的初衷。  相似文献   
2.
化学学科理解是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指明了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的内容(化学学科知识及其思维方式和方法)和特征(本原性、结构化)。在其特征的认识、实现路径及表达的思考中,提出化学学科理解的特征不仅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并对其实现路径及表达进行了阐述。新课标中要求教师对化学学科知识及其思维方式和方法有本原性、结构化的认识,关注的是教师专业素养和文化品味的内核,这也是一种新的挑战,需要教师有深厚的专业素养、独到的认识视角、广泛的信息来源和“求真”的精神作为支撑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以结构化学中价键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为载体进行烃的教学,试图解决有机物结构和性质脱节的教学现状,加深学生对物质结构、性质关系内涵的理解,揭示有机物性质表现的内在原因,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会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认识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过程,构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化学学科思维。  相似文献   
4.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五个核心素养之一,“课标”对其的描述体现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基于证据的推理和证据的作用,创生为“证据意识”;二是模型建立和运用,凝练为“模型认知”。从“证据推理”的内涵、“模型认知”的内涵以及“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关联三个层面谈起:突出“证据推理”在“科学推理”中的作用和“证据意识”的形成;突出“模型认知”的文化视野;突出二者关联的途径和作用。由“证据推理”到“科学模型”建立中建模者的认知在情感领域中所体现的价值信奉,凸显了这一核心素养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