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赵友元 《中国教师》2013,(12):65-66,80
<正>"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1]。因此,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名副其实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2011年印发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已纳入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2.
论教育过程中的非线性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赵友元 《教育探索》2001,(12):53-54
章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教育过程中的内部诸要素之间显现出的各种不确定的非线性关系的形成机制及其表现。章认为,由于教育过程中的非线性关系的存在,教育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行为并非必然导致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发生;也很难寻找和构建一个能保证或契合受教育的认识发展的固定不变的知识体系;也无法准确地预测某种教育意图的必然结果;教育活动只是为受教育身心发展提供某些可能的条件,并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教育过程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4.
知识经济趋势下的知识观与教学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兴起,改变了教育对市场的漠然态度,但市场经济发展之初,教育曾较多的去满足“短、平、快”的市场需求,急功近利。现在,世界经济已发生战略性大转变——以知识为基础,为第一资源。经济属性的这一变化,引起我国科技领域的连锁反应——提出“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