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调制光热技术提供了基于测量均匀材料热扩散率的线性关系的有效方法。本文分析了这类线性关系对层状复合层和超晶格材料的适用性,讨论了由面激发和点激发相结合测量层状复合层纵向和横向有效热扩散率的不同情况,并通过这些数据和表观热扩散率获得每层材料的热参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了固体相变时光热位移信号的模型,提出了用迈克尔逊干涉装置检测固体相变的测量方案,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光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理论与实验脱节甚至截然分开的情形;在此基础上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等都存在问题。从光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出发,可将光学实验分成四个层次,以探讨不同层次的实验对光学理论的不同作用,从而使理论与实验紧密结合,着重解决《光学》研究与教学中的几个突出矛盾。同时,根据认知规律和实验层次科学整合光学教学内容、扩大光学前沿知识,构建光学课程新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热学参数热扩散与热导率容易引起混淆,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阐明热扩散率的物理意义,从而正确区分热扩散率与热导率.并给出了利用光热效应测量热扩散率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圆偏振外差光束分别经透明板反射和透射后的s光和p光的相位差改变,得到了它们与透明板折射率和厚度的关系.利用改进的M-Z干涉仪设计和构建了能同时测定透明板的折射率和厚度的实验装置,通过测量从透明板反射的圆偏振外差光束的s光和p光的相位差,将测量数据代入理论上导出的特定方程,可以计算出被测透明板的折射率.同时,透明板又在改进的M-Z干涉仪的测量臂中,由波长偏移和光通过透明板引起s光和p光的相位差改变.由透明板折射率的测量值、相位差改变和波长偏移的特定值可得到透明板的厚度.从而实现在同一光学构造下完成对透明板的折射率和厚度的同时测量.  相似文献   
6.
运用折射率椭球分析晶体的弹光效应。采用光栅位移传感器对测量群折射率的光纤迈克尔逊白光干涉技术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测量精度。通过测量石英晶体在不同的外力下折射率的变化情况,确定了晶体的弹光系数。  相似文献   
7.
采用阳离子掺杂方法制备了Mg:Er:Yb:LiNbO3晶体,获得了光折变效率高和不影响其它性能的激光晶体.为了探究铌酸锂晶体的微观结构对光学性质的影响,测量了Mg:Er:Yb:LiNbO3晶体的折射率和晶格常数.分析了晶格常数变化的因素和寻常光折射率、非常光折射率变化的因素,这两种性质与Er3 /Yb3 成分的关系不是完全单调变化的,在晶体中,Er3 /Yb3 浓度在1.1—1.2mol%范围内时观察到异常变化.给出了铌酸锂晶体结构对折射率影响的关系,Er3 /Yb3 掺杂LiNbO3晶体的两个主折射率随晶格畸变ca增大而增大.Er3 /Yb3 双掺杂对折射率和晶格常数的变化行为可以用稀土离子浓度影响锂空位浓度和稀土离子在晶体内的位置来解释.  相似文献   
8.
将样品分别放在Lloyd干涉装置的两个不同位置进行薄膜厚度和折射率的测量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这种方法与其它方法的区别在于只需通过分析干涉条纹就能确定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这就避免了测量能量的误差,消除光源不稳定和外界对光强的影响。通过对两种不同厚度聚合物薄膜样品的测量,证实了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厚度测量误差为2%,折射率的误差为±0.002。  相似文献   
9.
在半经典输运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粗糙表面的薄样品热传导性质,比较了样品在不同方向上的热导率(热阻率)。  相似文献   
10.
根据边界条件中声子散射的不同情况,用Boltzmann方程研究了计算一维纳米材料-线的晶格热导率,结果发现,与体热导率相比, 线的热导率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