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潍坊市奎文区依靠教育科研深化教学改革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改革 ,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初步树立了向科研要质量 ,靠科研上台阶的意识。他们意识到 :“只教不研 ,浅 ;只研不教 ,空。只有科研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才能解决‘双向脱节’的顽症”。观念的改变 ,科研意识的增强 ,带动了全区教育科研工作的蓬勃开展。广大教师勇于探索 ,大胆创新 ,教育科研蔚然成风。一、科研带动 ,培育典型 ,创建区域性特色(一 )选点定标 ,树立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确立了通过扶持和培养科研典型 ,以点带面 ,实现整体发展的目标。采取“重点突破 ,纵…  相似文献   
2.
每次去学校听课后的点评中,似乎都能听到这样一句话:"教材挖掘的不深刻,编写意图理解不到位",更有甚者道:"教了这么多年的书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弄不明白,对学生太不负责任了"。乍一听还似乎有道理,但细分析却不是那么回事了。这里我们不得不发问,是我们的教师真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通过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实践的阶段实践整合的成果来实现的;学科课程阶段标准的落实,是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引领下,通过有效的学习、组织、指导、协作、服务,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共同实践来呈现的。  相似文献   
4.
创设一个怎样的教师教育实践环境,培养一个怎样的教师群体,并使这一群体与时俱进,应是影响教育绩效的关键。为此,2002年8月,依据我区教育科研实践基础,我们提出:引领目标建构——引领平台搭建——引领过程实践——引领反思决策的学校教师教育引领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谈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国几十年来,在基础教育中所运行的各类教师评价,大多是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对教育的要求,根据相关人员的经验和现实管理的需要而进行的,其一般做法是:行政部门(含学校)先提出评价标准,然后,学校相关人员组成评价小组,收集被评价者的相关信息、资料,及相关质量结果的分析,给教师下一结论。这种评价方式使教师处于被动的评价过程之中,评价目标千人一面,评价结果将教师分成三、六、九等。其结果是,头等的教师沾沾自喜,认为这些目标我已优秀,无须再努力,惰也!二等的教师却说:我已达标又何须再努力,随也!三等教师则认为:如此目标实难达标,再…  相似文献   
6.
7.
经过近年来的教育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只有构建与时代理念相通,又具有现实的实践指导意义的教育理念,并在其指导下,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基础教育实施的有效机制,才能引导基础教育的快速改革与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为此,我们依据“基础性”这一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采取强化“中介”研究,实施重点课题带动的策略,以“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的实验与研究”(山东省“九、五”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创新性教育实验研究”(山东省教委重点课题)和“创新性活动教学实验与研究”(国家教育部“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 ,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实现新的“蜕变” ,新的跨越。  一、再学习 ,确立先进理念 ,认识新课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 ,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 ,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  相似文献   
9.
在名师工作室地探索与实践中。我们采取技术引领、实践学习、反思构建的实践策略。技术引领是指在培养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引导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向教师们推荐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理论知识,引导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知识、策略、技能的探索,跟踪指导教师的实践学习,在教师的实践学习研究过程中,指导和观察教师实践学习的全过程。对教师在实践学习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理念与行为,进行科学的、客观的、准确的诊断,指导教师对教学活动中的种种问题,进行多视角、多层面,深入、反复、认真地审视与思考,并提出改进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