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校长个人教育哲学是校长专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校长形成理性、创造性、个性化的教育哲学,对于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推动学校的可持续特色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建构个体的教育哲学是校长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必须不断省视和反思的日常活动,主要通过文化沉淀、实践观照、观摩学习以及反思对话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磨课,不仅是教师为了制度或教育改革之需要而组织的教研活动,更重要的是教师在磨课中重塑教育理念,提炼教育规律,激发自我意识,即树立教师专业态度,形成专业精神,从而有效地落实在教师行为中。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材不仅是优秀文化的基因库,而且是涵养小学生审美人格的发源地,其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进而形成审美人格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语文教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小学语文教材是审美人格的"涵养基"、"引领者"以及"奠基石";小学语文教材以其形象美、语言美、意境美及插图美体现其审美意蕴;师生共同浸润在文本中,以阅读、体悟、赏析及表达等方式分析教材,是涵养审美人格之关键点。  相似文献   
4.
实践承认的和谐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构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重建实践承认中的“教师自我主体性”;二是重审“学生主体性”的真实映射。  相似文献   
5.
磨课,不仅是教师为了制度或教育改革之需要而组织的教研活动,更重要的是教师在磨课中重塑教育理念,提炼教育规律,激发自我意识,即树立教师专业态度,形成专业精神,从而有效地落实在教师行为中。  相似文献   
6.
语文通过师生阅读与表达成为文化传承的基石.语文教学不仅要满足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需要,更要使学生对语文产生精神上的归属感和文化上的认同感,体悟语文学习的终极意义.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先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宿,借由文化渗透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与创生,进而实现教师文化身份的自觉.  相似文献   
7.
要解决中小学课题研究问题意识缺失、研究内容零散、研究方法随性、研究效果不清、成果提炼不够等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小学课题研究的策略,以明晰选题缘由来找准研究依据,以确定研究内容来框定研究基础,以精选研究方法来指导研究过程,以评估实践成效来检验研究效果,以物化研究成果来扩大研究影响,通过上述策略提升课题研究效能.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红色遵义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在重庆新课堂教育机构的精心组织和重庆市教育评估院的专家力量支撑下,来自遵义市首批项目学校(共32所)的分管教学副校长、教科室或教务处主任以及骨干教师代表于2013年10月14日至10月18日期间在重庆中小学特色发展基地学校进行特色学校项目培训。  相似文献   
9.
教学领导是小学校长的重要日常专业活动,是推动学校教学品质提升的一种重要方式.但是,在学校场域,校长由于对自身角色和权力认识不到位,出现了校长教学领导的缺失与低效的问题.要提高小学校长教学领导的实际效能,应重视理性倾听沟通,确定学校发展愿景;鼓励分享专业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积极发展教学文化,建设学习型组织;构建教学咨询模式,提升教师教学品质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