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从纵横两条线索对20世纪的法西斯运动作了全面探索,在纵坐标上把法西斯运动划分成2大阶段,系统介绍了1945年以前包括德、意、日在内的各国法西斯组织,对战后的新法西斯组织加以归类,在横坐标上划分出2大类型和3个流派与中心。文章还就国内外史学界正在讨论的法西斯的定义和共性、法西斯兴起的历史条件问题作出回答,提出6个共性作为确定法西斯组织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我国长久以来,曾经缺乏由中国学者撰写的德国史专著。这一空白随着1991年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组织编写的《德国通史简编》问世,开始得到填补。该书汇集了我国大部分德国史专家的研究成果,体现了我国的研究水平,因而引起国内外史学界的重视。美中不足的是,该书论述内容的时间下限为1945年,没有述及当代的德国。可喜的是这一遗憾不久前得到了弥补。由同一批学者参加撰写,丁建弘、陈世澄、刘棋宝主编的《战后德国的分裂与统一(194-1990冲出版了。诚如该书“前言”所说,“它叙述的是当代史,是德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历史时…  相似文献   
3.
任何现成的理论都是以往的理论家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剖析和概括,都是站在当时的原点上对未来所作的预测。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理论显得不那么符合客观实际。那是不足为奇的。要使理论经常保持活力,就需要后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指导,借鉴使用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对常青的生活之树作新的分析和概括。笔者无力也无意承担如此重任,只想把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浮现的一些断想录之于纸,向大家求教。  相似文献   
4.
陈祥超先生的力作《墨索里尼与意大利法西斯》出版了。由于受语言等各种条件的限制 ,我国史学界对意大利历史的研究一直比较缺乏 ,尤其是使用意大利文原始资料来研究意大利历史 ,更是凤毛麟角。墨索里尼是法西斯的鼻祖 ,意大利法西斯组织领世界法西斯运动的先声。搞清意大利法西斯问题 ,对研究包括德、日在内的各国法西斯运动乃至世界法西斯运动 ,都有重大的意义。陈先生自 2 0世纪 80年代即发挥自己的优势 ,参与我国学术界对法西斯问题的集体攻关 ,在意大利法西斯研究方面独当一面 ,在《法西斯新论》和《法西斯体制研究》等专著中留下了浓…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既是现实,也是理想,它是人类美好追求的结晶,是通向理想境界的途径。社会主义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的模式。否定四项基本原则不是社会主义,贫穷落后也不是社会主义。 1989年前后,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国际环境一下子变得严峻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是把全部精力投向反“和平演变”,防“剧变”上,还是立足于把自己的事情搞好,从根本上提高抗震能力?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不坚持社会主  相似文献   
6.
六十年代以前,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的问题上,正统学派(The Orthodox School)在美英史学界占着统治地位。他们虽然对张伯伦绥靖政策的评价有分歧,但都把二次大战的起因完全归之于希特勒。五十年代初,正统学派的观点曾受到过小小的挑战,但是这种挑战并没有从总体上否定正统观点,因而不足以动摇其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