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郭文深 《兰台世界》2015,(8):159-160
19世纪俄国向东扩张侵扰我国边境。清代远见卓识的中国人为了保护国家安全,维护民族利益,阐述了自己的防俄思想、提出"防俄宜先"理论以及"以夷制夷"的防俄策略。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探析的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原因主要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不彻底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不成熟;毛泽东未能把新民主主义社会与列宁过渡时期社会加以区别,照搬列宁过渡时期理论;苏联、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的影响等 。  相似文献   
3.
1959年庐山会议由纠"左"转向反右根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9年庐山会议从纠“左”转向反右,教训极其深刻,本探析了转向的主要根源有:空想色彩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占主导地位,阶级斗争理论的不断升级;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的逐步发展等。  相似文献   
4.
郭文深 《华章》2007,1(5):94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经历了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妥协退让,到"华北事变"的强硬、"七七事变"的联共抗日,再到相持阶段的避战自保、消极抗战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名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和实业经营家。在长期的经营中,他发觉国家的军事力量受经济力量的制约,因此提出“振工商以攘外”,主张“以商立国”,振兴商务,进行商战,并建议清政府实行制度改革,以保护民族工商业。他的爱国思想启迪着国人,推动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6.
从16世纪末开始。俄国利用“哥萨克”,越过乌拉尔山,大举东征,向亚洲北部殖民扩张。俄人东渐大致有四个原因:“寻找”东方出海口;“寻找”与中国贸易的“商道”;“寻找”神话中的“金毛羊”;掠夺黑龙江流域的资源。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将人权外交的主要矛头指向中国,使人权问题一度成为影响中关关系的重要议题。但事实证明:美国强硬的对华人权政策是失败的。在此情况下,美国被迫改变对华人权政策:变对抗为对话。本主要论述了随着美国对华人权政策的改变以及双方在人权方面接触与交流的加深,对话与合作将成为中美人权领域中的主流。  相似文献   
8.
中国清朝与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交往是中俄关系史上的开始时期,也是中国人对俄国形成认识的最初阶段。18-19世纪清政府通过向俄国派遣使团和派驻使臣,零距离接触和实地感知俄国,获得了大量俄国信息。主要通过清人在俄国的实地感知,对俄国复杂寒冷的气候特点及其俄国人衣食住行进行梳理和分析,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当时俄国人的生活实态。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时代,未来教育的价值观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不断地更新。本肤浅地认为有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意识和自由全面发展等四个方面价值观的更新。  相似文献   
10.
17世纪前半期,随着俄国势力向我国黑龙江地区侵扰,中俄两国开始直接交往。中俄直接的交往是清初,在军事冲突的血与火中揭开了序幕。有关俄国哥萨克侵扰我国黑龙江地区和中国清政府抗击俄国入侵军事行动的历史,在清初官方文献及清代中国人的著述中均有记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