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读过《红楼梦》的人,无不赞赏兴儿运用俗语“嘴甜心苦,两面三刀”, “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六十五回),准确而生动地概括了凤姐的性格特征,但却不一定注意到贾母随口说出的一句俗语“不是冤家不聚头”对人物刻画、情节发展甚至主题思想的揭示所起的作用。可是《红楼梦》的男女主人公贾  相似文献   
2.
林逋和他的山林隐逸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有两位诗人的名字是同杭州西湖分不开的。一位是苏武,他曾两度在杭州做官,有不少吟咏西湖的佳作,其中最著名的是《饮湖上初晴后雨》之一,因其中的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使得西湖得了个西子湖的美名。另一位是早于苏武的宋初的林道。他是杭州人,隐居于西湖的孤山,终身不仕,以种梅养鹤为伴,人称“西湖处士”。他以一种疏淡的笔致,写了不少描写西湖山水的诗,其中尤以写西湖梅花的最为著名。他的文学成就当然不能和苏城相比,名气也没有苏武那么大,但他的梅花诗在当时和后世都非常有名,影响也不小。林…  相似文献   
3.
跟艺术表现上长于白描相一致,鲁迅作品的语言也是朴素自然而又十分精炼的。就用词来说,他很少用色彩华丽的词藻,而多采用活在口头上的日常用语,只是将它们放在一个适合的位置,便能准确精妙地传达出客观事物的情态、特点,表现出丰富的含义。准确、生动、传神,是鲁迅作品用词的主要特色。鲁迅很注意动词的选择和提炼,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精彩的例子。有一些动词极其寻常,人人能说,人人会用,鲁迅先生随手拈来,却能准确、生动地表现出客观事物的精髓,使之顿生异彩。在《兔和猫》中,鲁迅这样写三太太喂养兔子:“现在七个之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