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形成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方向.清醒认识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影响教育行动策略的不利因素,方能有效地推进我国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现实问题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改实践逐渐凸显出来的课程理念设计的激进与实践的渐进不相适应、课程内容忽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课程评价体系中应试教育欲罢不能等一系列问题,必须通过民族地区实现课程改革的“软着陆”、课程内容注重民族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教育、克服功利性应试课程评价体系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2005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构建新农村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经济、文化、教育比较落后的我国西部民族地区而言,关键是靠发展,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基于教育,力求用同民教育体系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村社会人才需求,是实现民族地区新农村必须采取的基本行动策略。因此,构建新农村必然埘我国民族教育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实质就是促使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以教育为手段加快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使我国民族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但是,目前我国民族教育体制中客观存在的种种局限与不足还难以全面适应构建新农村的普遍要求,我国民族教育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并且这种挑战是全方位的,会涉及到教育的不同方面和不同环节。为了有效推进我同民族教育改革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我们必须客观分析不利于构建新农村的众多因素,进一步加快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2005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构建新农村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经济、文化、教育比较落后的我国西部民族地区而言,关键是靠发展,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基于教育,力求用国民教育体系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村社会人才需求,是实现民族地区新农村必须采取的基本行动策略.因此,构建新农村必然对我国民族教育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实质就是促使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以教育为手段加快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使我国民族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