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陈培康 《考试周刊》2011,(12):232-233
留心观察小学生,在课堂上真是"千姿百态":有的眉头紧锁,有的面无表情;有的全神贯注,有的心不在焉;有的双眼炯炯有神,有的目光呆滞;有的发言踊跃,有的默默无语……这些都是学生的"第三语言"传达给我们的信息。为什么有的学生上课积极参与,而有的学生却消极应付呢?教师其实早就获得了这些信息,  相似文献   
2.
陈培康 《考试周刊》2012,(68):48-49
在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必须突破时空传统,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想象,开拓习作教学空间.为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相似文献   
3.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表征着其语文能力。如何通过加强朗读训练,切实有效地优化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实践上着力研究、探索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的轴问题设计应该是设计得科学、精炼、呈线形的慧问、引问、追问结构,能引领学生尽快走进文本世界,创造性地感悟并表达,并能对语言文字进行准确运用,从而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既能训练思维,发展智力,又能进行思想教育及审美教育。阅读包含了丰富的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巨大宝库。抓好小学阅读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但要有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和设计,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人人参与,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6.
追求阅读教学的“语文味”,就是要通过“动情诵读、静心默读”,“圈点批注、摘抄书作”,“品词品句、咬文嚼字”让语文阅读教学充满词味、句味、读味、品味、.书写味。让学生在扎扎实实的语言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习得语文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马铃薯、牛奶等为原料,以开菲尔粒、酵母为发酵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发酵剂的发酵条件和马铃薯乳酒的加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发酵剂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开菲尔粒用量1 g、酵母用量0.2 g、白砂糖用量6 g、发酵温度26℃、发酵20 h;马铃薯乳酒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发酵剂用量3 g、白砂糖用量10 g、马铃薯泥用量20 g、发酵12 h.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