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3课《珍贵的教科书》,写的是1947年保卫延安的战役中,延安小学的学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的故事,着重讲了张指导员为了保护一捆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动人事迹。课文以“教科书’的珍贵”为线索,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记叙。情节极其感人。教学本文,建议抓住以下六个要点,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将相和》(六年制十一册21课),讲了“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和顾全大局、注意团结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教学本文,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抓住文中“骗”、“逼”、“避”三个字,来突出人物性格特点,帮助学生巩固相应的训练项目,全面理解课文内容。一、抓住“骗”字,教学“完璧归赵”,突出以“骗”应“骗”“完璧归赵”这则故事,首先揭示了秦国自恃国力强大,设下骗局,说用十五个城换取赵国的“和氏璧”。  相似文献   
3.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重点应紧紧抓住描写五位壮士的思想、语言和行动等有关语句,自始至终注重对人物精神品质的分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领会五壮士的崇高精神。因此,必须紧扣题眼“壮”字组织教学。这样,不但能突出重点,而且能使教学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一、导析“壮士”课始,教师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引出课题,提问:课题中为什么用“壮士”?“壮”字为什么不  相似文献   
4.
《可爱的草塘》是一篇讲读课文。教学时,建议抓住作者的所见所闻,深究草塘的“可爱”,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草原》是一篇文笔雅逸、图文兼美、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教学本文,可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画面,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情境,促进情感升华。教学伊始。让学生阅读课文,感知内容,再要求学生逐句逐段细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试用课本数学第二册11页例2。教材分析:大于号和小于号是在等于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小学阶段不等式中两个重要的标志符号。这一概念的建立,完全依赖于“同样多”和“比多”、“比少”的事实。因此,本节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  相似文献   
7.
《繁星》(六年制小学名文第七册22课)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它记叙了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星天的一些特殊感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谨严,意境深远,感情真挚,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语言优美的抒情散文.教学本文时,如能采用幻灯片配以声音文字的“声形结合”方法,定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运用连片,理清文章脉络.所谓连片,就是内容有联系的两张或两张以上的静态单片组.它能展示事情发展的顺序,帮助学生理顺课文思路.讲课前,教师可根据文章的内容设计一组连片(由作者“在家乡的庭院看星星”、“在南京住地后门的菜园看星星”和“在海上看星星”三张幻灯片组成).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依次映出三张幻灯片,让学生仔细观看.教师同时提出下列问题让他们思考:  相似文献   
8.
著名作家老舍写的叙事性散文《草原》是一篇文笔雅逸、图文兼美、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学本文,可引导学生从了解文章写作顺序入手,理清文章思路,欣赏有关画面,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情境,促进情感升华。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它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对人的活动起着重大的作用。《再见了,亲人》的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赞美、感激的情感,表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一国际主义精神的主题。如何凭借本文的情  相似文献   
10.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勇猛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在完成掩护任务后,他们英勇地跳下了悬崖。文章赞颂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抗战到底的坚强决心和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壮烈精神。本文的教学重点应紧紧抓住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