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该文先简单综述了静电屏蔽实验研究的现状,然后介绍了用辉光球和氖管演示静电屏蔽现象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共振"教学时,由于受实验器材的限制,教师只能进行定性讨论,而无法将其定量化,更不用说利用实验去画共振曲线图.为解决这个问题,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广西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设计制作了一套可以用于课堂演示及学生自主探究使用的定量化共振实验探究仪,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共振"教学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4.
“推进责任教育”即要注重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中学生全面的成长进行负责。责任教育涉及诸多方面,而人格教育是重要组成之一。人格教育即在社会的要求之下,学校掌握中学生的人格发展规律,通过培养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习惯等非直接教育化手段,使中学生在长期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对学生人格的忽视,导致如今学生的人格参差不齐,对人格教育带来很大的阻碍。学校可以将人格教育渗透到德育、美育等,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在全民培养核心素养的时代下,如何有效培养核心素养成为了困扰一线教师已久的问题,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Understanding by design,后文简称UbD)理念以预期结果作为教学起点,再选择合适的评估策略和评估方案,最后设计学习体验和活动的三阶段教学设计成为了更多一线教师的选择,本文利用UbD理念中的逆向设计教学法与自制教具对人教版“生活用电”章节的教学设计进行初步探索,旨在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物理课堂的“落地”。  相似文献   
6.
罗筑华  刘剑锋  陈海深 《物理教师》2007,28(9):31-31,34
白炽灯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东西,但一个小小的灯泡却包含着很多的科学知识,并且灯泡的发明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那么,能否充分发掘灯泡内的资源,把灯泡开发成供中小学利用的探究素材?2005年本刊第1期刊登的文章《对一个实验现象的思考》就做了这样的尝试,文中介绍了灯泡内一种奇特的对流现象,其原因是灯泡内存在气体.但灯泡内气体的压强是多大?对灯泡内气体压强的测量能否也开发成探究资源?笔者在亲自实验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现将所做实验的整个过程整理如下,旨在为教师丰富探究资源做出一点努力.  相似文献   
7.
深度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信息时代对知识教学的反思和改进.以生活中沙漏浮沉实验为例,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与交流氛围以及“环环相扣”的驱动问题,利用兴华平台精心研发的“绳挂细杆、独轮车挂砝码”等实验对关联问题进行“推波助澜”与“深度互动”,引导学生开展“沙漏的浮沉变化、细杆悬挂位置”等问题探究.通过质疑批判、证据寻找等方式,让学生具身体验“重心与平衡、浮心与重心、稳心与稳度”探究时的“柳暗花明”,促进学生在“模型建构、分析与综合”等方面的科学思维,获得“浮心、稳心、稳度”等高阶知识,发现“重心高于浮心就一定是稳定平衡”的错误认识,并深度学习“稳定与平衡”规律.使学生科学探究素养得以“充分”展现与自然提升,引发“多米诺效应”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8.
以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为理论基础,将教学目标巧设于游戏活动之中。精心设计游戏规则和设置阶梯难度任务,创设沉浸式的真实任务情境,通过竞技式的循环动机激发,将传授的物理概念或规律“潜移”为科学思维与具体材料间的“充分作用”,重视并诊断学生提出的丰富的思维“准规则”,从源头上了解学生原有思维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以及逻辑演化的方式,借助生活化游戏器材和探究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