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中国古代寓言小说的产生与类型,中国古代寓言剧的产生、发展与特色及二者的共同性特征,作了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2.
我们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留下了记载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的丰富的古代典籍。训诂学是阅读古代典籍,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一门重要学科。“四人帮”及其御用文人,出于篡党夺权的卑鄙目的,歪曲训诂学,践踏文化遗产,无所不用其极,流毒  相似文献   
3.
(<后汉书>今往今译)的出版,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它与(史记)、(汉书)、(王国志)合称“四史”,是我国纪传体史书的代表作。在“四史”中,(后汉书)的总体地位赶不上(史记)、《汉书),但是它颇有很多独创之处。比如:为了揭示宦官之祸,突出名土与宦官的激烈斗争,特别写了《宦者列传)和(党铜列传);为了突出皇后(特别是太后)对政治的影响,特别设立(皇后纪)两卷。宦官与后妃干政,在东汉王朝历史上是最为突出的政治现象。作者提倡气节,重视妇女中的有才有德的人物,又首创(独行列传)、(逸民列传)和(列女传)。…  相似文献   
4.
迟到的拼搏     
迟到的拼搏陈蒲清《礼记》阐述其“大同”理想时说,“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人们都希望童年时代能够欢乐,壮年时代能够有为,老年时代能够安详。我的童年时代却是不幸的,壮年时代也不能有为,而在老年时代赶上了迟到的拼搏。我1936年端午节出生于桃源县...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是青少年道德品质和审美观的形成时期.文艺作品在对青少年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审美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艺作品以形象感人,以情动人,非常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描写春雨的名句,正可用来形容好的文艺作品的潜移默化作用.寓言在文苑中是一株独特的小花.它能捕捉并表现出现实生活中最有特征性的东西,从中总结出生活的真谛.它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高度结合在一起,既能以形象感人,又能以理服人.它篇幅一般短小,容易传诵记忆.它单纯而且往往带着几分稚气,其主人公有时是可爱的小动物,有时是滑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多个兄弟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家庭,中国的史学著作应全面关注各个兄弟民族的成就,寓言文学史也是一样。本文对43个有传统寓言作品的少数民族进行了综合评述,认为各民族寓言皆历史悠久、相互交融,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量;而且丰富多彩,有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有教育人民、团结人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美国当代著名寓言家詹姆斯·瑟伯的作品,是欧美寓言体系的现代典范。其思想特点是反映现代人的认识水平和价值观念,鼓励人们充分发挥伟大的创造力,热情拥抱生活;对落后的传统观念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对现代社会的病态表现也作了无情嘲笑。其艺术特点是从描写到点题都充满幽默。  相似文献   
8.
寓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中国寓言是世界三大寓言体系之一,而刘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寓言作家。我读了刘基的寓言专集《郁离子》和刘基的其他寓言,也读了一些研究刘基寓言的文章,很佩服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思想家、政治家与寓盲家。在《中国古代寓言史》中,我也曾经列专题论述过他的寓言,然而,当一口气读完《刘基寓言研究》之后,我又有新的收获,以为这本论著具有全面性、新颖性和独创性,是刘基寓言研究也是整个刘基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 全书从时代背景、作者人格价值取向、叙述类型、思想内容、思维走向、审美特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林植峰的寓言能干预生活,讴歌新生事物,讽刺不良现象,感悟人生哲理;且关注青少年教育,并循循善诱;所塑造的形象大多以动物为主,洋溢着浓郁的抒情意味。  相似文献   
10.
陶澍是一位卓越的改革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一生爱好诗歌,自编有<出山草><玉堂草><江湖草><太史草><皇华草><抚吴草>等诗集六部,后编入<印心石屋诗钞>初集和<印心石屋诗钞>二集,计738首,但还不到他现存诗歌的一半.他以诗会友,留下了"苏州五老""沧浪七友"的美谈;他结社吟诗,成立了消寒诗社,经常举行"文酒之会".陶澍是清朝嘉道年间诗坛领袖,其影响甚至到达海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