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其致残、致死的重要途径之一.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仍不明了.近年来,随着对非酶糖化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roducts,AGEs)及其受体的发现,AGEs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探讨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是否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有关以及可能的干预药物.方法: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盐酸氨基胍治疗组和糖尿病葛根素治疗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发现,糖尿病组大鼠主动脉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葛根素治疗组和氨基胍治疗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0.01),氨基胍治疗组、葛根素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过多表达与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结论:氨基胍、葛根素可降低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过多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包括溶栓药物、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8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高剂量组:辛伐他汀40mg,每晚1次。两组均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24h内开始用药,观察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联合终点。结果:治疗30d两组比较,高剂量组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联合终点:所有原因死亡,心肌再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卒中(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剂量辛伐他汀在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方面的作用优于常规剂量辛伐他汀,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出血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测定了43例脑出血病人的QT离散度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将脑出血死亡组与存活组以及脑出血合并冠心病组与无合并冠心病组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组Q-Td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死亡组Q-Td显著大于存活组(P<0.01);脑出血合并冠心病组与无合并冠心病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Q-Td可作为评估脑出血者病危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而无论其有无基础冠心病存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