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我们所谓“创新”时代的到来,我们更应该重视继承和挖掘传统艺术精神。黄宾虹上接宋元画脉,是以继承为底蕴,以国学为根基,以造化为旨意,吐故纳新,下开一代中国山水画之新风。他把中国山水画这一传统精要至主观化至客观化、至意象美至抽象美、至古至新。他把山水画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时代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倪瓒的画古淡天真,没有纵横之气,其萧条淡远的画风将“元画”的独特品质推向了极致;龚贤强化积墨的构造性和画面气氛的表现,突出“画意”,削弱“写意”,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创造出了前代山水画家不曾有过的苍黑、深沉、浑厚、丰郁、正气堂堂而富有奇趣,大方端庄而又难窥其隐秘的山水画新风貌。  相似文献   
3.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在画作传播过程中,艺术家们以自己深厚的学养赋予了它更深刻的文化和历史内涵。艺术传播凭借其对时空的特殊表达方式来满足着受众的精神需求。《富春山居图》的成功传播,对于包括绘画作品在内的传统优秀艺术品进行大众化的传播和推介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鲁勋洲 《兰台世界》2016,(17):96-98
萧云从及其开创的"姑孰画派"曾在清初享有盛誉,当下的研究中却落入了窘境。由于史料匮乏,对于萧云从乡籍的考证和"姑孰画派"的界定出现严重分歧,研究遇到的瓶颈使萧云从与"姑孰画派"艺术信息的传播受到影响。身兼文化的研究者与传播者的双重角色,我们理应尽量拓宽学术视野,多方位挖掘萧云从和"姑孰画派"的文化价值,并善用现代传播手段,使这一宝贵的民族遗产能够在文化的流传中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所谓"创新"时代的到来,我们更应该重视继承和挖掘传统艺术精神。黄宾虹上接宋元画脉,是以继承为底蕴,以国学为根基,以造化为旨意,吐故纳新,下开一代中国山水画之新风。他把中国山水画这一传统精要至主观化至客观化、至意象美至抽象美、至古至新。他把山水画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时代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经济结构转型,科学技术对产业的提升,资源配置中工业废弃地的不断产生,工业废弃地保护与改造面临严峻挑战,通过地域历史文化、公共艺术、城市记忆、创意产业园的引领,实践过程中应体现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改造成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