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9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下简称《方案》)已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4省(区)实验近一年,112万名学生、613万名教师首批进入课改实验,今年还将扩大实验范围。云南省的普高教师新课程通识培训已经启动,我们期望普高新课程在以下六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传统课文,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怎样把传统课文上出新意,体现课改精神?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一、关于教学目标的设定建议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第三学段的阶段目标,变单一知识技能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能力目标:学会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领会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除此而外,建议根据本校学情分别酌情增加:1.读写结合的目标。阅读学习本组课文描写李大钊、郝副营长、张思德的技法,达到《课标》“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的要求。2.掌握4个多音字(难:灾难…  相似文献   
3.
剖析日本、新加坡两国现代化的经验。论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尤其是精神文明的目标向公民提出了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要求。大声疾呼:继承与借鉴,重塑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4.
高中课程改革后,广西横县第二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以崭新的课程理念,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培养学生"欲放眼天下,应心怀乡土"的家乡情感品格,使本校学生成为"传递花都正能量,宣传横县好形象"的典范代表作为校本课程的出发点与归宿,编写了具有"横县-中国茉莉花之乡"浓厚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印象茉莉,美丽横县》一书,通过开发与教学的实践,促使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特点,逐步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爱校的热情,从而增强了课程的适应性和发展性,促进了课程的民主化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5.
师专应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陈仁远黄启后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终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根据云南省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际需要,主动适应基础教育转轨,取得明显成绩。一、实施主辅修教学计划为适应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我校提出把培养的学生从“一...  相似文献   
6.
面对农村基础教育转轨的新形势,师专教育改革如何深化?本文以此为依据,就师专在办学指导思想、整体教学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深化改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论探索。文中提出的突出教育的阶级性,坚持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尤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以“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价值取向,同时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专业发展。怎样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呢?一、校本培训是开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沃土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渠道、形式、方法、措施是多种多样的。国家、学校、教师同为重要的实施主体。所谓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主体组织实施的,以满足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和学校自主发展、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需要为宗旨,教师全员参与的继续教育组织形式。学校是教师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至少有以下内涵:教师个人是专业发展的主体,专业发展不…  相似文献   
8.
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师范专科教育如何建立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运行机制。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是推动综合改革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保障;转换机制的成果要体现为学校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最终接受社会检验。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提出了基础教育地方化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八条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把基础教育地方化的问题,用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所谓“地方”,指中央之外的各级行政区域,相对省、市,县、区、乡又是地方。加强基础教育,地方各级都有责任,分级管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基础教育地方化,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必由之路;经各地教育体制改革实践证明的,一条可行的希望之路;一条需经披荆斩棘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0.
论述中华民族在创造物质明、政治明、精神明的实践中积蕴,经化经典的总结,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伟大民族精神,并经历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率领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着、发展着。剖析国内外新形势,阐述在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