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衹园祭是日本京都八坂神社的例祭,以其悠久的历史、浩大的规模被列为“日本三大祭”之一。它不仅表现出引人入胜的日本传统化特色,更以汇集东西方不同地域化的特点而吸引世界的目光。其中,中国化的影响显而易见,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着非常突出的位置。本通过讨论其成立的历史过程中表现出的与中国化的渊源关系,探讨在民俗信仰方面中国化对日本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同志"一词至少在8世纪末由中国传入日本,首先在文人学士和僧侣间使用;其语义在江户时代特别是幕末维新时期得到发展,出现了派别化和革命化的趋势,受此影响,中国维新和革命人士也开始互称"同志";日本的社会主义者和共产党成员之间称"同志"也早于中国."同志"一词的语义在中日文化相互影响中得到了丰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日两国都流行使用“萌”字表示一种特殊的流行文化。文字先于文化被接受,致使传播到中国的“萌”与日语“萌之”语义上有出入,在文化上的表现也相应有所不同。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的“萌”文化很难取得像日本“萌之”文化那样的规模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祇园祭是日本京都八坂神社的例祭,以其悠久的历史、浩大的规模被列为“日本三大祭”之一。它不仅表现出引人入胜的日本传统文化特色,更以汇集东西方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而吸引世界的目光。其中,中国文化的影响显而易见,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着非常突出的位置。本文通过讨论其成立的历史过程中表现出的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关系,探讨在民俗信仰方面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儒家思想自从5世纪传入日本,历经日本人民千百年的咀嚼消化,其精华部分已被日本人民吸收,成为构成日本人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孝“道作为儒家学说倡导的重要内容,随着儒家思想的传播也在日本生根发芽.让我们通过一些有关“孝“的书籍来看一看中国孝观念在日本的传播足迹吧.……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对日语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也提供了比传统教学更灵活有效的外语学习方式,但也有其局限性和负面作用。面对互联网的挑战,日语教师应丰富专业知识,加强网上技术,变“教”为“导”的教学方法,并确保自己在网络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7.
从俳句看日本人的审美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俳句是日本特有的文学形式,虽然象其他的文学形式一样或多或少地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无论从它的内容还是精神上来看,它都已从中国文学的影响中脱颖而出,深深地烙上了日本民族的独特印记.俳句仅由十七个音节组成,可谓是世界上最短的诗歌形式.要在这短短的十七个音节里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确实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也正因为如此,好的俳句总是叫人深思再三,回味无穷.正如吟咏唐宋诗词可以领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一样,从俳句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日本民族所推崇的独特的美.下面就俳句及其品位上体现出的日本审美观发表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