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考据的效度是指考据过程是否有效实现考据目标。字词考据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很多是因为对考据效度没有足够的理性认识。清代是小学考据的巅峰,藉由清人的考据实践,可以看到影响考据效度的诸多因素:发疑是考据的动因,关系到考据的价值;预设的准确性影响考据的方向;取证的准确性、适切性和充足性影响考据结论是否准确、论证是否透彻;释理沟通证据和结论,可为考据结论提供可能性和可行性支持;考据结构的完整与否则会影响考据结论的可信度。今人的字词考据,可在充分吸收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高考据效度。  相似文献   
2.
一种字体的确立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字形的正定,一是代表字体的确立。颜氏家族是一个传统小学和书法兼善的家族,他们在楷书字体确立过程中,在字形正定和代表字体确立两个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重新分析与汉字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汉字发展中的跨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的跨结构变化是指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跨越原有结构层级的变化。跨结构变化造成了汉字形体的重大变化,表现为构件粘合、构件分离和构件重组。跨结构变化是在汉字书写便捷的促动下形成的,属于汉字形体的正常发展,同时也造成了汉字理据讲解的困难和汉字基础构件数量的增加,使汉字的系统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武则天在位期间推行过的新造字武周新字存活时间很短。其短暂的命运有必然的内部原因: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辅助交际工具,既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也具有很强的社会约定性;武周新字违反汉字的社会约定性,逆汉字发展规律而动,命运自然不长久。这也启示我们在今天的汉字生活中应尊重其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汉字结构在汉字史上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强势结构是指在汉字发展过程中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结构,包括义音结构、层次结构、二合结构等;与强势结构相对的是弱势结构,即在汉字发展过程中逐渐式微的结构,包括非义音结构、非层次结构、非二合结构。历时汉字构形属性的测查数据显示:强势结构的构字量一路上扬,而弱势结构的构字量一路下挫,这既体现在新造字形对强势结构的选择,也体现在旧有字形顺应强势结构而发生的形体改造。各强势结构的共同指向是使系统中的字形结构有序化,在诸强势结构的共同作用下,汉字的总体发展目标是结构系统化。义音结构和二合结构这两种强势结构的协同作用,进一步生发出以左形右声为主的"形体—功能"匹配模式,汉字系统进一步精密化。  相似文献   
7.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汉字、汉字构件、汉字构件的功能都存在不同的发生层次,可以区分为原生字与孳生字、原生构件与孳生构件、原生型功能与次生型功能.对汉字性质的认识,有不同的论述角度,构件所承担的功能是确定汉字性质的主要角度之一.在构件所承担的各项构意功能中,应该把原生型功能作为判断汉字性质的依据,根据这类功能来判断,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相似文献   
8.
汉字是据意构形的,在造字之初,理据是清楚的。但在汉字发展和使用过程中,字形、词义、语音、字用都在发生变化,汉字的理据逐渐模糊。对理据的追寻是汉字使用者的普遍心理,面对理据缺失的字形,人们会采取一定的方式使理据重新获得,这些方式包括造新字、对变异字形和假借字形通过重新分析进行改造等。理据的追寻直接影响了汉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