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据说曾有人问过沈从文小说该怎么写.沈从文的回答是“贴着人物写”.此答案颇含传统史学家“实录”的概念: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前几时偶又翻得孙犁的《荷花淀》,发现他亦谙此道。与他同时代的革命小说家——确切地说.“革命宣传小说家”更合适些——现在多半走人文学史成为标本者居多.独有孙犁的虽打上“革命”标签的小说至今尚能让人回味深思.存有生气.恐怕也与他作品中的相对实录有关。  相似文献   
2.
钱锺书的文字一向以幽默风趣而著名,然而没有人能绝缘于时代,钱锺书在抗战时期依然面临大时代对他个人创作的影响,出版于抗战时期的《写在人生边上》在呈现钱氏一贯的风格外,同样留有战争年代特有的阴影,受到时代的渗透,在看似不经意的幽默比喻中同样保留着战争年代特有的印痕,成为特殊年代的另类记忆。  相似文献   
3.
许多学校为打出自己的知名度,不惜牺牲学生学习的黄金时间大量进行语文、数学的“题海战术”;为了提高所谓的“质量”,音乐、体育、美术、舞蹈等课程常常被“好心”的语数外教师占用。长期以来学校和家长都存在这样一种观点:时间是无限的,只要他们坐在教室里,就一定能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相似文献   
4.
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中,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所造成的伦理观念、价值判断体系、思想意识的不断变迁中,大众文化异军突起。它是在市场经济的建设成为经济生活中心的背景下,在大众传媒(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电脑电信)高速发展的高科技条件下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它是被一个社会或一定地区内大多数人所欣赏、接受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6.
杨绛描写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后的系列作品,反映了底层群像的文化特征和心理特点。这些群体碎片既让后人看到这些底层人物的生存境况,也看到作者本人的文化心理与人格内涵。  相似文献   
7.
《庄子》中的许多成语典故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意义已变得与最初的意义完全不同,这里略举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8.
在“双减”大背景下出台的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其核心理念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培养出完整的人,并且以制度形式保障日常教学实践的落实和闲暇时间的获得,最终确保日常教学活动回归教育科学。课标理念得以真正落实还需要外在一系列配套措施保障:考试导向要体现出新课标精神、教学目标必须切合实际、一线教师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保障,尤其是需要进一步的顶层设计来破解诸多教育以外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目前种种不良阅读现象产生的原因1.学校和家长的功利主义许多学校为打出自己的知名度,不惜牺牲学生学习的黄金时间大量进行语文、数学的“题海战术”;为了提高所谓的“质量”,音乐、体育、美术、舞蹈等课程常常被“好心”的语数外教师占用。长期以来学校和家长都存在这样一种观点:时间是无限的,只要他们坐在教室里,就一定能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于是安排早自习和午自习,使学生整天处于高度疲劳状态,而不管效果如何。许多家长都因“功利主义”的影响,纷纷把孩子送往各种门类的语数外培训班,甚至利用周末时间给孩子补课。而且,时下…  相似文献   
10.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州亢旱”,这是关汉卿笔下的窦娥在含冤临刑前发出的三桩誓言,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让人读之动容。然而细细品之,笔者以为这三桩誓言背后的潜台词很值得思索。一这向来为人称颂的三桩誓言是处于弱势位置上的窦娥对现实的最后反抗,这是她最后的血与泪的控诉,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她希望通过这种种的反常生活来唤起上自皇帝下至布衣的世人的关注,这种渴望伸冤渴望正义的愿望无可厚非。但是问题在于,她混淆了其复仇的对象与其他公众的利益界限,将一己之私仇扩大至整个楚州之人。如果说“血溅白练”的愿望尚是为诉自己之冤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