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科生导师制是目前在国内外大学实行的学生学业及生活管理体制,由于中国高校实行较晚,故对导师制的理解和要求各个学校也不尽相同。目前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存在定位不明确、师生比例失调、师资力量良莠不齐、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名存实亡等诸多问题,致使导师和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具体实施办法。因此需要通过加强管理层面对导师制的关注,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解决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导师和学生相互沟通和了解,确保导师制顺利实施,达到预期目标,提高大学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调查考察、统计学等方法,以磁化率作为环境气候替代指标,对毛乌素沙地的磁化率特征进行了研究;以磁化率气候替代指标显示的曲线特征,分析了这一替代指标在剖面上的变化规律及机制。在此基础上讨论推断了毛乌素沙地地区57000年以来环境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可将毛乌素沙地57 ka以来的环境气候演化过程分为以下2个阶段:57 ka年至10 ka年间磁化率值虽有较小的周期性波动但基本稳定。说明在此期间毛乌素沙漠地地区环境气候较稳定;距今约10 ka以来代表环境气候的磁化率指标在较小周期波动的过程中总体有增大的趋势。结论:环境气候在此期间在波动中总体向低温、干旱环境转化。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能促进语言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熟练,而且能不断增强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如能把兴趣培养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那么,如何提高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完成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任务,以下为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4.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一条主要途径。同时政治课集思想性、时代性、理论性于一体,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政治课理论性、政策性较强,内容比较空洞枯燥,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所以,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医学信息检索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习管理、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方面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在兼顾学生兴趣的同时,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和引导学生学术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6.
依黄河上游靖远-景泰峡谷段金坪村和营坪村两地点发现的典型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地层,将其命名为JPC和YPC剖面,系统观测该河段水文参数,采取ArcGIS耦合HEC-RAS模型技术路线,推算出其洪峰流量介于(15 110~17 740)m3/s。河槽糙率灵敏度检验表明,给定糙率±25%变幅,模型模拟得到的洪峰流量误差在-10.6%~5.5%之间。采用该模型和相同水文参数,根据该河段2012年大洪水洪痕高程,恢复推算其洪峰流量,其结果与实测数据误差仅为2.7%,可知采用ArcGIS耦合HEC-RAS模型模拟恢复古洪水洪峰水位和洪峰流量结果是可靠的。通过OSL技术测年和地层对比方法,确定该期古洪水事件发生在3 200a B.P.~3 000a B.P.,此时段东亚季风发生恶化转折,河流水文系统发生相应的变化。该期特大古洪水事件是河流水文系统对于季风气候事件的响应。这些研究成果可为黄河上游水利枢纽、交通工程和防洪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性数据,对深入了解黄河上游流域环境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亚利 《大观周刊》2012,(21):100-100
本文通过分析当今大学生面临的种种压力,分析了大学生理财规划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利用保险理财来获得投资收益和保障的重要意义;在论文深入分析保险理财的多方重要意义之后,提出了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保险市场和其他金融产品的有机组合来实现欠学生的理财规划。  相似文献   
8.
周亚利  程鸿斌 《现代情报》2003,23(9):194-195
本文阐述了数据库的结构、实质以及在高校图书馆应用中的特点以及所发挥的作用。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当前网络环境下数据库建设的核心和发展趋势,探讨了2l世纪高校图书馆数据库的建设质量及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9.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被选在高中教材中,这是一篇很有审美价值的文章。值得欣赏的,是他的人性之美、精神之美。 史铁生走了——不,应该说"回去了",因为他相信有上帝,也曾经与上帝相遇,把死看成是上帝的"召回"。 这是他经历了苦难独处之后的心魂皈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