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商誉减值与企业创新关系问题,以2007-2020年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商誉减值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不同情境下商誉减值对企业创新的异质性。结果发现:商誉减值对企业创新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并且对发明专利和非发明专利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商誉减值通过抑制企业研发投入,使得企业没有充足的资源开展创新活动,进而对企业创新产生抑制作用;提高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和内控质量可以缓解商誉减值对企业创新的负面效应。基于研究结果,从防范商誉减值风险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和内控质量等两个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企业创新从而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微、中和宏观层面对已有相关研究梳理可知,目前对金融科技发展存在的地区差距、空间异质性以及收敛性特征缺乏研究,因此,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有关数据构建金融科技综合发展指数,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收敛模型挖掘金融科技发展差异的主要贡献来源、考察金融科技发展的空间收敛性特征。结果表明:整体上,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差距相对较大,但基尼系数呈现下降趋势,区域间协调性逐渐增强;区域间净值差异贡献均值为56.79%,是金融科技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且东部和中部地区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在收敛状态、收敛速度上均存在明显的差距;金融科技发展始终处于收敛状态,且“十二五”时期的收敛速度比“十三五”时期快。基于此,提出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风险防范措施、形成区域特色的金融科技与产业融合和建设区域金融科技创新合作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