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9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再制造与产品服务系统是制造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个有效手段,前者通过高级形式的循环利用直接实现资源的节约减量化,后者则以服务提供的方式间接减少资源的消耗。然而,如同较高的技术和市场门槛限制了再制造的发展一样,产品与服务的设计、整合提供能力也影响着产品服务系统的实施。那么,再制造与产品服务融合的边界在哪里?企业该如何设计并实施可持续发展下的产品服务组合商业模式?融合再制造与产品服务提出闭环产品服务系统,并从交易费用角度对闭环产品服务系统的形成机理与内涵、运营要素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加强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工业园区生态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可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创新能力,使园区具有“资源减量化”和“扩充环境容量”等生态性特征。为此,应提倡建立市场主导和政府辅助的二元机制,加强集聚效应和循环经济的互动;建立产业集聚和循环经济的传导机制,形成技术创新冲动;推进园区向生态型升级,强化传导机制在产业集聚和循环经济中的互动。  相似文献   
3.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生态工业园(EIP)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对EIP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工业生态、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三方面论述了其运作的基础理论:提出应依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EIP的规划,即在项目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物质流系统进行科学规划,然后分步开展共生网络的合理构建、环境友好的系统设计和生态文化的营造等.最终将EIP建成功能完备、环境友好、景观优美、文化浓郁的工业生态社区。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2—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和因子分析,分别构造了企业层面数字赋能和供应链韧性指标,实证揭示了数字赋能对我国制造业供应链韧性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数字赋能可显著促进制造业供应链韧性;数字赋能对制造业供应链韧性的强化作用受区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要素密集度、区域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化影响。  相似文献   
5.
垃圾减量化模式与运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宇熹  迟琳娜  谢家平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1):238-241,250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垃圾与环境、城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传统的以填埋或者焚烧为主要手段的垃圾处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环境的约束,未来的发展要求人们必须调整垃圾处理的思路,而以资源再生为指导思想建立垃圾减量化体系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结合国外成功经验,分析了垃圾减量化模式的内涵,并对其运作机制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产品服务系统作为持续生产和持续消费的新商业运营模式,可以应对全球竞争与环境恶化带来的风险。然而随着产品与服务的不断融合,二者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作用却有待厘清。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产品服务系统的内在价值基础,即闭环产品服务链的理论来源,介绍了产品服务系统价值闭环循环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闭环产品服务的价值增值环节与价值主体关系,并针对现有研究不足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会企业兼顾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特性使其可以有效协调"社会"和"获利"双重目标,但是由于商业模式的不完善,我国社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在前人服务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企业产品+服务、以服务为主导的服务创新逻辑,通过产品与服务整合、服务创新获利实现价值增值,实现社会企业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能力的提升;并基于社会企业服务创新的3种典型模式,分别从提升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能力两方面提出社会企业服务创新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针对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和该课程的特点,通过采用“系统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系统地综合地适用所学各门学科知识的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引入注意力基础观的分析框架,将农业社会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价值趋向考虑在内,结合企业外部决策环境中农户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意愿,并考虑企业战略柔性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构建农业社会企业的决策框架,探讨其注意力配置过程以及后续所实现的企业行为.对调研数据进行验证,得出如下观点: 农户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意愿以及农业社会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利他倾向都会促进农业社会企业对社会目标的聚焦,在这个过程中战略柔性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农业社会企业对社会目标的聚焦促使企业采取相应的行为,提升企业与农户之间的社会嵌入水平.研究结论揭开了农业社会企业专注于社会目标的决策“黑箱”,同时为促进农业社会企业坚守社会使命、实现均衡发展提供了借鉴及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在供应链全球化和绿色化发展的新趋势下,供应链运作的各个过程中均存在着不确定性,给供应链管理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学术界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供应链的全球化和绿色化运营,探讨了全球绿色供应链不确定性的具体表现,并对不确定性的控制和管理理论进行了归纳,最后时不确定条件下全球绿色供应链的运作研究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扩展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