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昊  王国红  邢蕊 《科研管理》2020,41(3):205-216
制造类大企业与技术型小企业协同价值创造策略问题存在深入探究的价值。通过调研归纳出企业协同价值创造行为过程框架,建立企业协同价值创造初始过程的策略选择两阶段Stackelberg博弈模型,通过最优化问题的求解探讨博弈主体的策略优化问题。结果表明,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意向投入存在阈值,且平均机会成本对该阈值有正向影响,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参数与技术服务合同违约金系数对创新意向投入有负向影响;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意向投入、渠道概率、意向概率,以及违约金系数对小企业的技术服务营销管理投入有正向影响,平均机会成本对技术服务营销管理投入有负向影响。数值仿真分析验证了研究命题与模拟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为阐释创新创业活动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探索创业合成机制驱动下的新兴产业路径演化规律,从知识视角出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探索创业合成过程中的知识创造和知识扩散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创业合成对高新技术产业演化的作用模型,通过Matlab软件对创业合成过程中知识创造和知识扩散作用进行仿真分析,从而解释创业合成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演化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3.
要想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真正地发挥主体作用,使他们在有限的课堂音乐天地里,充分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从而获得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就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借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构建丰富多彩的音符课堂,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4.
以创新柔性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创业导向与科技型在孵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大连市5个国家级企业孵化器中的256家在孵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类型创业导向对在孵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其中创造型创业导向对在孵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作用更大;创新柔性在创造型创业导向与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发现型创业导向和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环境动态性在创造型创业导向与创新绩效之间以及创新柔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发现型创业导向和创新绩效之间不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集群中企业的成长不仅受到自身能力和相关企业及公共组织的影响,还与产业集群的属性有关,产业集群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具有"场效应"的作用。将"场思维"引入到集群企业成长机制研究中,提出了影响集群企业成长的三种场力:基于组织间关系的场力、基于集成效应的场力和基于集成风险的场力;构建了基于成长场的集群企业成长模型,定量化解析了三种场力的构成和集群企业的成长机制。通过研究发现,三种场力的大小和集群企业的成长过程均与"成长场"场强、集成风险、组织质量、组织距离和组织嵌入度等要素有关,集群企业需要协调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尽量增大企业在发展中所受到的正向场力作用,减小负向场力作用,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成创新是整合区域资源、加快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系统论识别并分析了区域产业集成创新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区域产业集成创新支持体系的因果关系模型,揭示了系统内部的作用关系和反馈过程;在此基础上,基于全国八个典型高新区的产业数据,建立了产业集成创新支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和应用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增大区域创新文化的投入比例对区域产业集成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而单纯增加企业或科研机构的投入比例并没有对区域产业集成创新能力起到有效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7.
企业进入新兴产业存在巨大的风险,进入策略的选择对于关注新兴产业的潜在进入企业至关重要。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对潜在进入企业以及在位企业的策略进行分析,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在位企业以及潜在进入企业的策略选择互动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产业阻入程度以及政府政策对潜在进入企业和在位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通过模型研究分析发现,降低产业进入成本以及阻入程度、加大新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支持性政策等对企业进入新兴产业有正向影响,从而能够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创新孵化网络与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的耦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区域外的竞争可能会导致集群的整体迁移和空洞现象,培育面向中小企业的创新孵化网络是应对集群风险的有效途径。界定了创新孵化网络与集群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的内涵,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模式,确定了二者的耦合域,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二者之间的耦合作用机制,提出了促进二者之间耦合作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并以大连双D港创业孵化中心为对象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区域产业集成创新系统的协同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成创新是区域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基于系统论对区域产业集成创新系统进行解构,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区域产业集成创新系统的因果关系模型,通过从微观角度分析产业集成创新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揭示了系统宏观整体的演化特征和演化路径,明确了产业集成创新的关键环节,提出了推进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与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创业导向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采用"创业战略构念—创新意愿—创新行为"的理论范式,构建了创业导向(EO)、创新意愿、孵化环境与在孵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利用256家科技型在孵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类型创业导向对在孵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其中创造型EO的影响更大;创新意愿分别在发现型EO与创新绩效之间、创造型EO和创新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和部分中介作用;孵化环境在两类创业导向与创新绩效之间以及创造型EO与创新意愿之间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发现型EO和创新意愿之间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