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教学是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指导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学生技能水平的高低和动手能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2.
陈维新 《甘肃教育》2006,(11B):21-21
创新教育的作用及意义不言而喻。而在地理教学中.坚持艺术化和实用性的创新教育,不仪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  相似文献   
3.
城市建筑地下室防水技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建筑日趋向地下空间纵深发展,高层建筑的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城市建筑地下室防水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提高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虽然中国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但归结起来只不过主观和客观两个原因。为什么?因为任何革命的胜利都取决于主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即客观方面,革命人民在阶级力量的对比上要占优势;主观方面,领导革命的政党,在政策和策略上要正确而不犯错误。  相似文献   
5.
DZL型热水锅炉在运行中后管板高温区产生孔桥裂纹,造成泄漏,本文简要分析形成裂纹的原因及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成为我国化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兴起的“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STS教育是与传统教育不同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方法也就有新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生活实际,以社会生活为背景来学习化学知识。二是强调参与,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生活、生产中去,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主动地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思维能力和解决…  相似文献   
7.
利用溴甲酚紫染色透明圈法和发酵测酶活的方法,从黄皮果、芒果自然发酵过程中筛选出5株酯酶产生菌,其中HP-4菌株活性最高,经生理生化及16SrDNA鉴定,初步断定该茵为芽孢杆菌属,丰富了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同时为酯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早在16世纪,我国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李贽就提出了“童心说”,强调人和人性的重要。他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得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之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憾其非夫,而公谓我愿之欤?”①对这段话需要有一个辩证的认识。《三字经》中提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②;《新三字经》中说:“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③;在《中华三字经》中有:“天地开,万物生,览沧桑,人为灵,讲修身,重启蒙,德为本,教先行”④。古今“三字经”讲的都是注重人的…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的作用及意义不言而喻。而在地理教学中,坚持艺术化和实用性的创新教育,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一、创新教育要有自觉性创新教育的自觉性源于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察。教师应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察,坚持面对每一位学生,想方设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充分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与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地理学科在创新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地理学科介绍了宇宙、大气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这既能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独立判断,探索自…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生产过程中的锅炉安装往往会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这些锅炉运行和维护保养都与锅炉的安全前期有着必然的联系,应从锅炉安装过程中最根本的产生故障原因进行分析,严格按照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管理,以此来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在锅炉的质量控制措施中药按照锅炉安装中实际运行的技术、控制方法进行规范化管理,并且要确保安全稳定的运行,争取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笔者结合个人实际工作经验,简单介绍锅炉安装的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