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各国文化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李海珉  吴旭江 《寻根》2014,(2):80-87
一个古代建筑群体中,必定有一座主体建筑,就是通常说的正屋。这座正屋,在宫殿、陵寝还有宗教建筑中称殿,在民居,包括官邸、园林等群体之中就是厅或堂。汉代以前,厅与堂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柳亚子红《南社纪略》等书中,多次提到“荃蕙化茅,小乏旧侣,最所痛心”“荃蕙化茅”出于屈原的《离骚》,“芩”和“蕙”都是香草,茅则足茅草,柳亚子用此何来指某些南社社员动摇变节,论为汉奸国贼,其中汗精卫就属于变节分子中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3.
李海珉  吴旭江 《寻根》2009,(3):74-85
俗语云: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习。江南市镇,就风俗习惯来说,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相对独立的一面。位于江苏吴江县的古镇黎里,自南宋建镇以来,积淀着近九百年的历史文化。明清及民国时期,这里有一个十分特殊的习俗,即每年中秋节前后的“显宝”。显宝本来只是把古董宝贝拿出来供亲朋好友、四乡百姓观赏,而事实上一开始就伴随着显艺。随着时日的推移,显艺日益增多,有文的也有武的。20世纪40年代,黎里出现了一位农学家倪慰农,揭开了显宝全新的一页,显出了他的农副业产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