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3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大厦和白宫之间的"联邦三角"建筑群里,史密森尼博物院就位于其中。该院成立于1846年,其资金来源出自英国科学家詹姆斯·史密森尼对美国的遗赠,此举其目的为"增长和传播知识"。史密森尼属下拥有18座博物馆,座落在国家广场(the Mall)的两侧,是全球最大的博物馆系统,也是美国唯一的公立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群包括:国立自然史博物馆、国立艺廊、弗利尔和沙可乐美术馆、国立航空与太空博物馆、国立  相似文献   
2.
红印花邮票的实寄封、片、简及汇银执据,对于红印花邮票发行、使用时间,邮资、邮路等"红学"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那么,有多少件红印花邮票的封、片、简及汇银执据能留存至今天,并可供集邮者研究呢?翻开《红印花封片简执据存世考》专著,答案就自然知晓丁。台湾省集邮家华裕宽一直致力于红印花邮票封  相似文献   
3.
在古典华邮中,红印花邮票声誉极高。而在华人中开创红印花邮票研究先河者当属周今觉。1931年12月出版的《邮学月刊》第4卷的"三周年纪念号"(图1,刘广实先生藏品)上曾刊发周今觉《红印花小2分版式之研究》一文。此文乃周今觉看到英国邮学家克礼门(A.B.clements)在《斯科特邮票月刊》上发表的红  相似文献   
4.
台湾《联合报》自1959年元旦起,在《万象》副刊上开辟"珍邮漫话"专栏,由刘能超主笔。专栏文章介绍名家集藏、前人经验、邮坛掌故、珍邮源流及中国邮票在世界邮坛的地位等。因作者收集  相似文献   
5.
黄光城一生撰写邮文数以千计,尤以红印花邮票研究享誉邮坛。他的红印花邮票研究专著有两郜,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1976年编印出版的《红印花小壹圆票存世考图鉴》(下称“小壹圆图鉴”)。  相似文献   
6.
自邮学研究盛行以来,集邮文章亦随之出现。自上世纪20年代在我国出现稳定出版的集邮专业刊物起,集邮先辈之邮文越来越多地散见于各类出版物中,而将自己刊发之邮文集中整理成索引资料册出版的作者还十分鲜见。  相似文献   
7.
1960年2月,李颂平推出了他编著的"中国邮学丛书"第3辑——《小龙、万寿、红印花加盖暂作洋银票》(图1)。此书为32开,60余页,其中红印花部分达30个页码,约占全书之半。书中,"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的内容分"缘起"、"加盖式样及种类"、"加盖之程序"、"加盖之版式"、"样票及变体"、"印刷及发行数量"、"邮戳"、"国家邮政局成立后之邮资"等八部分(图2)。编著者在书中讨论了红印花原票的命名和小1元票的性质。他说,原票"与邮票并无关系,并能称之为漏盖票,只可视作一种参考资料",他根据红印花  相似文献   
8.
陈复祥认为"小二分"是红印花诸票中唯一不是海关造册处加盖的,其版式独特,加盖字模"破损杂乱、且多错印",与其余面值的红印花加盖票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要营造互动的氛围;创设互动情景;丰富互动方式;培养互动习惯;在小组评价中形成互动的能力,有效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要营造互动的氛围;创设互动情景;丰富互动方式;培养互动习惯;在小组评价中形成互动的能力,有效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