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体育   1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极拳使骨骼年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一般将面部出现皱纹、头发变白作为衰老的象征。其实人体衰老最早的是骨组织。 医学研究证明:人在二十岁左右就开始出现骨衰老。骨衰老的表现是指骨质脱钙所致的骨丧失,严重的骨质脱钙就形成了骨质疏松症。骨丧失进程最快的是在50~70岁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骨组织脱钙现象逐渐加重,致使骨质密度降低,骨皮质变薄,骨骼的韧性和弹性降低,从而形成骨质疏松症。骨丧失的骨骼最容易导致骨折,且骨折后常常不易愈合或影响关节的功能,给老年人带来极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运动解忧     
运动可以消除忧郁沮丧等不良情绪,从而增进健康,祛病延年。忧郁沮丧,焦躁烦闷,精神紧张,会降低身体抵抗力,扰乱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从而引起种种疾病。据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一位研究人员的报告称,该院门诊病人中,75%的病人是由于情绪不良患病的。另一些调查表明,患消化系统疾病的人有1/3主要是由于情绪  相似文献   
3.
练太极拳抗衰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长、壮、老、死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衰老是人类生理过程的必然归宿。衰老是一个多环节的生物学过程,是脏腑功能逐渐降低的表现形式,早在老年到来之前即已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逐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4.
高级知识分子的调查显示,部分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是58.5岁,寿命比全国人民平均寿命短10年。还有北京,1990年人均寿命已达73岁,而中关村知识分子平均寿命反而下降到53.34岁,其中还有很大比例的人患有各种疾病。其实,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的问题已经喊了好几年了,国家对此更是重视,采取了不少针对性措施。但是,为什么英年早逝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呢?究其原因,不讲究养生之道,不重视“体质投资”,导致了他们的早逝。  相似文献   
5.
6.
在我的卧室里,有我亲笔书写的爱默生一句名言;“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的确,只有经过严冬的人,才知春天的温暖;只有失去健康的人,更知健康之宝贵。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86年5月9日,我的左侧髋关节突然剧痛难忍,于第3天住进了医院,经医生诊断,为“髋关节炎”。经一月余的治疗,有了好转。为巩固疗效、避免复发,又从腰至下  相似文献   
7.
采用什么方法保养身体、促进健康长寿,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目前国内外养生专家尚无一致意见,有的主张运动,有的主张静养。 笔者以为,从养生学的角度看,上述两种观点各有其片面性,把它们结合起来,动静结合,形神兼备才是正确的养生观。  相似文献   
8.
拳无功,一场空”。这是历代武术家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句话,至今仍为习武者用以严己律人。实践证明它确是一把检验武术技艺高低的尺子。这句话的重点在“功”字。古往今来,武术界都讨论这个功的问题。无论是五禽戏、易筋经,还是少林派.陈氏太极、武当拳等,讨论都是极广泛而深入的,都在“功”的道理上进行探索和研究。由于意见不一,对功的理解不同,随之而产生的运用功的方法也就不同,因而分出门派繁多.但总不外乎外功、内功两大体系在某种程度上说,。我国几千年的武术史就是一个探功史。所谓功,就是内在劲力+发劲技功。…  相似文献   
9.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地增加肌肉等组织对血中葡萄糖的利用,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据测定,进行30分钟体力活动,血糖下降12%-16%毫克。通过蹬车试验证明,肌肉活动时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量比不活动时大13倍,并且细胞膜上运转葡萄糖的载体蛋白运转加快,故能降低血糖;体力活动还可降低血脂,减轻或延迟动脉粥样硬化;体力活动可以充分利用能量,使病人体重趋于理想,而不致肥胖。特别是对于老年期发生的糖尿病多属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这些病人使用胰岛素治疗效果不好,而运动却可以使血糖降低。有…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最佳的养生抗老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太极拳运动在我国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脑力劳动者特别喜欢这种柔和的武术运动。太极拳的适应广泛性和运动寿命很长,人们说她可以“从幼年练到白头翁”,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很为突出,有些七八十岁的“太极老翁”。还在“手中日日画太极”。太极拳为什么如此受人们喜爱,其魅力何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