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体育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时昌松  安平  郭海英 《浙江体育科学》2010,32(2):109-111,116
为了解20--69周岁年龄人群体脂分布情况,本研究随机抽取了浙江省25个县、区的城乡居民,共2775人,女性1449人,男性1326人。依据《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10岁为一个年龄组,共分20-29周岁、30~39周岁、40~49周岁、50-59周岁和60~69周岁5个纽别,并采用日本TANITA多频身体成分分析仪(MC-180)对人体进行身体成分的测试,结果显示:①体脂量和体脂百分比女性呈持续上升,男性为先上升后下降;②体脂量的增加主要有表现在躯干部位脂肪含量的增加,躯干成为脂肪堆积主要部位;③内脏脂肪含量增加幅度最大,男性约增加73.42%,女性约增加150.91%。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我国优秀自由泳运动员划臂配合技术动作的相关研究,探讨不同距离下自由泳运动员划水时相、划臂配合指数IDC等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以参加2009年全国游泳冠军杯半决赛及决赛的自由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利用Dartfish软件进行解析获得IDC等技术参数.结果:随着游泳距离的不断减少,划臂配合模式从后交叉(IDC<0)过渡到中前交叉(IDC=0或IDC>0),从而导致手臂配合时段的重新分配:抓水时段大幅度减少,抱水、推水等时段相对增加.划频和划频/划幅比率的增大、划幅的减小,说明这些参数与途中速度一样可以视为游泳成绩的影响因子.结论:根据不同距离运动员调整划臂配合模式,教练员和运动员就会找到适合自己专项的手臂配合技术,从而通过训练提高成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