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奥林匹克思想看竞技武术进入奥运会的选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武术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本研究发现只有武术套路形式在武术中起着化载体的的作用,而且在武术套路的几十年发展中,竞技套路如长拳、太极拳等各方面条件都比较成熟。它们既能充分体现中国传统化优秀特色,又具备了加入竞技赛场的条件,最主要是它们在化、教育、审美等多方面都能与奥林匹克思想相吻合,在丰富奥林匹克运动的体育内容和化内涵方面提供了丰厚的素材。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武术技击被多重沉积压附,通过剥离分析后得出技击的本质乃是一个体系完善的对人肢体以及心理上的时空性控制术。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下技击被异化成多种模式,有影视模式、拳击模式、腿击模式、摔跤模式、推手模式、散打模式等。只有通过设计出使技击技巧、生活场景(工具)、科技(保护作用、器具制作)等诸多因素融和在一起的比赛模式,才能克服异化且达到传统技击的文化回归。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武术技击对抗模式的异化与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武术技击被多重沉积压附,通过剥离分析后得出技击的本质乃是一个体系完善的对人肢体以及心理上的时空性控制术.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下技击被异化成多种模式,有影视模式、拳击模式、腿击模式、摔跤模式、推手模式、散打模式等.只有通过设计出使技击技巧、生活场景(工具)、科技(保护作用、器具制作)等诸多因素融在一起的比赛模式,才能克服异化且达到传统技击的文化回归.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内劲形成过程中,是从柔练开始,达到经络的疏通,并通过经络功能的开发,使人体能够具备更多蓄积能量的途径,并提供了形成内劲所需的信息能量,特别是利用了经络系统对信息的敏感度,开发了内劲的节能功能。最后明确太极拳内劲的实质是太极拳对人体功能态的一种提高方式。  相似文献   
5.
从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创新能力谈起,阐述了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关键要建立一个竞争机制。通过分析高校体育的竞争体系,进一步论述了竞争机制的建立是真正衽素质教育,进行高校体育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竞技运动与太极拳运动对人体有序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忠京 《体育科学》2004,24(2):20-22
从人体生理学、现代医学、中医学和生物电磁学的综合角度对人体调控系统的构成进行了研究,发现人体的调控系统是由高级脑、人体生物场及经络系统和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构成。而竞技运动与太极拳运动在发挥人体调控系统功能对人体有序状态进行调节时,利用了不同的方式,主要表现在对人体生物场及经络系统功能的调节上的不同。提出两者的有机结合,在增强人体机能上能够更加安全,避免了多种伤病的发生,也大大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7.
中国武术技击中的刚柔观,是一种综合性的概念,无论是柔还是刚都是刚柔一体的含义。由于三教统一构建了一个非常成熟的柔静的文化环境,这时的武术技击不由地走入到一个“柔化”的氛围之中。中国武术技击都一致性地把“柔化”当作武术的核心,由此衍变出了从内到外的多种的技击柔化形式。  相似文献   
8.
《道德经》与太极拳在同一个视角中进行互相返观时,可以看到太极拳在重视(肉)体(地)质观的表象中,而实质却是通过这种技击对抗的状态范畴实现其天地人的整体统一。而老子在《道德经》中从道的本体境界来把握文化的变迁,成为后人在各个领域都可以借助于老子道思维进行解读和升华的最大原因。这种文化的道迁移使得太极拳在《道德经》的智慧中得到更好地发扬。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太极拳内劲的特性,对两组学生进行发力实验,发力形式以短劲为主,用美国进口等速测力仪,对受试者进行站立姿势的短距离(10 cm)前推发力实验,然后对取得的以下几个指标:峰力矩、功、功率、角度、减弱时间等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发现在功率、发力移动角度上以及在力量减弱时间上都有显著差异,在峰力矩,做功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并进一步对等速测力力矩/角度图形特征进行分析,显示出三大特征:即开始阶段的低平性、上升阶段的陡升性、结束阶段的骤停性。表明:太极拳劲力的能量消耗小但打击效果好的矛盾的统一;太极拳劲力遇刚则柔的柔性特征,而且柔性中具有弹性的特质;显示了太极拳劲力是开发了肌肉极致的弹性,而且在弹性中具有“听劲”的灵敏素。  相似文献   
10.
重点阐明了太极拳形象的形成过程和太极拳的具体形象,并明确了只有从思维脉络形成的角度作为修炼或教学的切入点,才能全面获得太极拳的修炼效应,提高太极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