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体育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雅轩练的杨式太极刀共40个动作,包括劈、刺、撩、扫、截、挑、磕、挂、斫、剁、崩、点、抹13种刀法。在技法上,又有跳步冲刀、跳步勒刀、跳步旋风的特点。演练起来,既有太极拳轻灵沉稳的风韵,又有雄壮威武之气势,还有龙腾虎跃之敏捷,其架子舒展大方。  相似文献   
2.
凡不是科班出身的习武者,一说学太极拳,跟着别人就练拳架,拳架练完了基本就结业了。辛辛苦苦练多少年后,突然发现怎么还是停在一个水平上,总是不提高呢?特别是一些高难度和典型动作一辈子都没做好过。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基本功不行,从而导致水平难以提高。像24式、42式、48式、杨式太极拳等套路中的分脚、蹬脚,髋关节的韧带、肌腱拉不开,  相似文献   
3.
胡新朝 《中华武术》2006,(12):50-51
当前,地域性、全国性的太极拳比赛比比皆是。怎样参加比赛?比赛前应做哪些准备?这对于中老年朋友非常重要。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六年来参加的市、省及全国比赛的经历,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4.
国家42式剑竞赛套路,全套42个动作,其中独立步有11个,其编排合理、动作规范、造型优美。每个动作的设计不论是从武术的攻防含义、健身原理、还是武术基本功的检验来看都编排得十分合理科学。  相似文献   
5.
习练太极拳到一定阶段,较长一段时间不见进步,总觉得缺点儿什么,可又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找不出问题所在,再练就是盲目地瞎练,甚至可能越练越糟。冷静下来,对照规范的榜样检查对比一下,就会发现问题不在大形大架,而在于细微处和转折处。很多动作只有笼统的空架子,而缺少细微充实的内容。岂不知一套拳或一套器械,每一个动作并不是定势好就算好,而在于它充实细致的内容。有没有韵味,充实不充实全在于每一处的细微之处。  相似文献   
6.
胡新朝 《中华武术》2006,(10):35-35
学会了拳架套路,懂得了一般的方法要领,这只能算是学会了一半。要真正掌握要义,明白其中奥妙诀窍,只有在千万次的练习中,通过自己身体的感受,演练得劲力顺畅,形神兼备,姿势优美,才算是真正学会了一个套路。这中间漫长的日日月月,千辛万苦的习练过程,最好的老师就是自己。  相似文献   
7.
胡新朝 《精武》2007,(7):59-59
很长时间以来,经常听到说练传统太极拳是练功夫,练太极拳竞赛套路只是练花架子,中看不中用。经过长达八年的学拳感受,我认为并非如此。我开始是向杨氏太极拳传人陈龙骧大师的弟子吕志文老师学习传统杨氏115式。不到三年,和二三十岁的壮小伙子们推手,不论是沾连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