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面对词语运用的混乱现象,《人民日报》1951年6月6日发表了《正确使用祖国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其后(1955年10月26日)又发表了《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但时至今日,书报刊物文章大有违反汉语汉字舛谬混乱之势。无怪乎美国加州大学华裔教授曾志朗先生曾撰文发出警号:“一个不尊重自己语言的文化必然走向死亡。”现就词语运用中理当力戒的劣化现象略陈管见,冀能引起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2.
阅读古籍,首先要探求词义。在古汉语中单音词占绝大优势,常常一个字就代表语言中的一个词。因而了解字义基本上也就是了解词义。探求词义就必须探明字的基本意义。要了解字的基本意义,又必须借助于字形分析与结构分析。而汉字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构成形声字的两大部分——形符与声符,又往往与这个字的意义范畴与音读范畴有联系。了解这种联系,有助于对字义与语言中词义的认识。传统训诂学在探求词义时有许多方法。本文拟从下述三个方面来谈谈词义的探求问题,即:从形符方面考求词义、从声符方面考求词义以及因声求义。  相似文献   
3.
依《十三经注疏》,《周礼》、《仪礼》、《祀记》中共用胥字达一百五十个左右,郑玄注释一脉相承,其义接近.如:《周礼·天官冢宰第一》:“胥有十二人,徒有百二十人.”郑注:“胥读如諝.谓其有才智为什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