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终态分析解题法简称终态法.该方法根据守恒原理(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等所涉及的各种守恒),通过题目给出的化学变化脉络,确定终态时物质(分子、离子、原子)的存在形式,撇开复杂的中间过程,只结合物质的始态和终态,简捷地确定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从而顺利地推算出所需解答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知识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根本需要和重要途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化学实验的不同心理直接影响着化学的教学效果。健康型的化学实验心理是对化学实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很高的热情,这样的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并一丝不苟地进行化学实验,期盼通过化学实验充实和丰富化学知识,练习和掌握化学实验的方法和技术,提高相关的能力。他们能较好地完成化学实验,勇于探索和创新。一般型的化学实验心理是对化学实验较感兴趣,能按部就班地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进行化学实验。但因知识和能力的局限,对化学实验或多或…  相似文献   
3.
今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的第28题是一道化学实验创新题,给人以标新立异之感.它可能体现出高考与高中新课改的衔接意图,即要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灵活性.该题的题目见本期第53页.该题的命题形式是题干下分层设问;命题内容融元素化合物的推断、性质、制备等基础知识于一体,涉及基本化学实验的原理、操作、检验及安全措施等不同方面的综合;创设的情境新、干扰因素强,且难度设置有梯度;作答方式是填空和简答.应该说,  相似文献   
4.
该题是一道注重基础知识,突出基本能力考查的化学综合题.它侧重考查的内容有:①对不同基本微粒的具体推断;②对N2、O2、CO、CaC2、H2O和C2H2等物质的性质特征的辨别;③常见化学反应的原理、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等化学用语的表达;④氧化还原原理的工业应用等.  相似文献   
5.
今年高考全国理综试卷第28题的最后一小题:“(7)还可用其他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请简述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很好地体现了作答的开放性,虽然该题知识和能力的起点和落点都不高,但是突出了化学的学科特点,重点考查的是运用基础知识和设计基本化学实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自制简易气体发生器取一150ml广口瓶,配上双孔橡皮塞,一孔插入注酸用的长颈漏斗(颈长截成适当高度,约11cm)另一孔插入通过橡皮管连接并带有铁丝夹的排气玻璃导管。向瓶里竖直放入一直径约2cm的玻璃管(可  相似文献   
7.
有这样一道关于天平平衡问题的变式训练题,题目是:“将agCaCO3与bgKHCO3分别加入盛100mL0.5mol/L的盐酸的烧杯中,若反应后两种溶液的质量相等,则a和b的关系可能是( )  相似文献   
8.
在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空前发展,初等教育中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实现。但是由于各地经济、文化的背景差异,初等教育的发展并不平衡。就初中教育而言,发达地区的教学条件普遍比较优越,教学质量较高,尤其是城市的;而不发达的农村地区虽然初中数量较多,但其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明显滞后。尤其是化学实验教学,教师以“黑板实验”教、学生以背“黑板实验”学的状况仍很常见。甚至初中毕业生连常见的简单化学仪器都认不准,如试管夹与铁夹分不清。笔者在开展“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教育…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芳香烃教学中常以苯与甲苯、二甲苯分别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混合振荡的实验来对比说明苯具有特殊的安定性,它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甲苯、二甲苯比苯活泼,由于苯环与甲基的相互影响,甲基被活化而较易氧化,二者均可以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对于这个重要演示实验的做法,人教版原高二化学统编教材第135面指出的是"把苯、甲苯、二甲苯各2 mL 分别注入3支试管,各加入3滴 KMnO_4酸性  相似文献   
10.
硅的重要化合物——硅酸是高中化学新课标关于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中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的基本内容之一[1]。现行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1·必修》(人教版)在介绍硅酸的有关知识时,所安排的实验是[2]:在试管中加入3~5mL Na2SiO3溶液(饱和Na2SiO3溶液按1:2或1:3的体积比用水稀释),滴入1~2滴酚酞溶液,再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停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