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兼容并包出发,用辩证的观点,重新审视当前保护民族文化的思路,摒弃传统简单的划分与保护,提出立足本身特点,将西方体育文化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构建中,为重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同学 ,有效地改善和提高了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 .运动心肺功能好 ,氧运输能力强 ,心脏储备能力和肺储备能力高 .本文通过对四川南、北三所普通高校新生耐力项目 (80 0米、 1 0 0 0米、 1 50 0米 )的成绩测定 ,分析出新生的心肺功能基本状况 ,进而提出增强心肺功能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师范类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回顾我国高校体育课改革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师范类大学生体育课的教学改革进行积极探索,提出:应严格区分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体育课,师范类培养目标与就业性质决定了其体育课具有较非师范类更多、更广的素质教育;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的师范类大学生体育课,有利于师范类大学生体育能力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以国家级贫困地区宣汉县为研究对象,采用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对该地区横跨两个时期的社会体育进行分析,揭示现阶段全民健身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办法,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呈现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秦汉初期,由于历史惯性和战争需要,整个社会有着"尚武"精神.到了东汉后期,出于维护稳定统治的需要,执政者侧重于以"德"治世,弱化"力"在社会中的地位,"尚侠崇勇"之风趋于式微,整个文化呈现"独尊儒术"现象,自此华夏民族性格由强悍变文弱.到了魏晋时期形成了完全以养生和清淡玄学为主要特点的体育文化,以至影响后世达2000多年.可以说秦汉就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特质嬗变的转折点.从秦汉时期统治者分别对德、力的选择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总结出后世"重德轻力"倾向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成人体育课程多年来沿袭着未成年人体育课程制度,由于成年人的学习能力、环境及身心发展需求与未成年人有着显著区别,现行的成人体育课程制度在追求和保障课程实践目标的一致性、操作有序性与效果可控性等方面滞后于成人教育的发展需求。建立科学、适应性强的成人体育课程管理体系,构建适应现代化课程建设的制度成为体育课程制度改革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体育伦理建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面对社会转型期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与新矛盾,体育伦理学体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身心并育、道德先行,以"武"会友、"礼让"为要的传统道德伦理,是建构当代体育伦理的基础理念.传统伦理中的精髓部分,融入当代体育的新观念后,可以成为体育伦理的有机构成因素.而道德与法律共建,则是体育伦理建构的有效途径.它要求加快政府职能的转换,重塑政府信用;加强体育市场立法与执法,重塑法律信用;增强个体的道德使命,重塑个体信用.做好以上三方面工作,即可对新时代体育伦理的建构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