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被誉为“人间天堂”的苏州,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狮子林等古典园林闻名遐迩,吸引着成千上万慕名前来参观旅游的海内外游客。清代光绪八年(1882年)三月王锡祺《南游日记》:“早起偕谷叔、蒸弟、钧甫等游留园,人各纳青蚨,方得人。”“园丁云每日游人以千计也”。可知当时游园就收取门票,且人数颇多。作为人园凭证的园林门票随着时代变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化遗产碑刻档案以碑载文,兼具文物、非遗和档案文献三重特征。文章以苏州园林书条石档案为例,从建档保护、开放合作、多元推广三方面,总结了文化遗产碑刻档案的建构与利用的实践做法,分析在保护研究、数字开发、成果转化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文化遗产碑刻档案的保护与利用应着眼于整体研究、数智赋能、活化利用,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苏州古典园林原本是我国古代封建士大夫、文人、商贾等的私家园林,与北方园林不同,布局讲究精而合宜、巧而得体,意境崇尚曲径通幽、柳暗花明,是文人写意山水的代表。  相似文献   
4.
数字人文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理论和新技术。已有的苏州园林书条石档案开发利用实践存在深度不足、成果缺乏维护和协同合作少等问题。在调查和分析书条石档案开发利用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从数字化采集与存储、知识化开发与关联、可视化展示与传播等方面,探讨书条石档案开发利用的数字人文平台实现路径,提出利用数字技术对园林书条石档案资源进行整合重组、知识挖掘、可视化呈现,实现园林书条石档案多维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