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8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闲读偶记     
序和跋,是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一本书是一座园林,那么,序(或前言、小引等)就是园林前的导游词,跋(或后记、后叙等)就是在你游览完了之后园林主人对你的一番必要的交待、嘱咐.一本书,如前既无序,后又无跋,就很不地道,好似作者只冷不丁地撂给你一本书,而始终没有露出真面目给你打招呼.序跋之文,古已有之,其中精品,常常脱离所序所跋之书,而单独传世.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李清照《金石录后叙》,都是文学史上的名篇.我爱读序跋,好的序跋本身都是好散文,其思想、寄托、情致、语言,都可反复揣摩,再三玩味.有的书,正文未暇细读,序跋已先睹为快.碰到那些无序的书,翻开就是正文,甚感突兀,总有一下子摸不着头脑之憾.  相似文献   
2.
闲读偶记     
《鲁迅日记》《鲁迅日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上下两卷,千余页码。我只有下卷。乃友人所赠,插架多年,向未阅读。一日,抽下闲翻,竞立即被吸引,遂从头细读,从1928年1月1日,直读到他逝世的前一日(先生于1936年10月19日撒手人寰,日记写到10月18日),越读越有兴味,且时时引起遐恩异想。鲁迅的日记,确实既简略,又琐碎,如他自己所说:“写的是信札往来,银钱收付。”还有朋友过从,作文买书,患病服药,洗澡濯足等等。我读着却不觉枯燥,倒似乎透过岁月的烟尘,依稀看见了真实的他,和他的真实的生活。如1936年2月23日: 星期。昙。(昙即多云的意思——引者注)上午同广平携海婴往青年会观苏联版画展览会,定木刻三枚,共美金二十。下午得姚克信。买《文艺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学书简     
八十四肚里空了,没啥写了,咋办?我采用两个办法。一是撂开纸笔,专心读书,读自己爱读的书。通过读书,开扩思路,调理情绪,提高艺术鉴赏力,增强艺术感悟力。往往,读着读着,不期而想起某个题材可写,而且很快有了构思。这,可以叫作借别人的思想和艺术,激发自己的灵感。二是立即下乡,到丰富多彩、斑斓驳杂的生活中去,去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去了解新新奇奇的事。往往,不仅能发现新题材,还能唤起记忆,发掘出忘掉了的“库存”。每下乡一次,总是收获颇丰。这,可以叫做让现实生活激发灵感。  相似文献   
4.
前些日子,曾和几位文友一起,应邀去河南石油勘探局一中,和文学社团成员见面。我们讲了一通后,同学们提问题。想不到大多数问题竟那么新鲜,甚至尖锐。提出问题的能力,反映了提问者思考的深度和认识的高度。我很惊异,当初真真过低估计了他们。 近日,这所名校选编学生优秀作品240余篇,将以出版。读罢书稿,我很兴奋。这批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构思不拘一格,语言清新活泼。文章的质量,不只关乎学生的语文水平,更关乎作者的综合素质,思想、人格、知识积累、文学修养等等。从这批作品里,确实可以读出新时代中学生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5.
闲读偶记     
或许可以说,一切诗文,都是在述说人生,诠释人生,咏叹人生,只不过有的直接,有的间接,有的明显,有的隐蔽而已.即使学术著作,比如钱钟书的《谈艺录》、《管锥编》及《宋诗选注》,细品顺,也能从中品咂出丝丝人生意味.钱钟书有句名言:“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从中就不难看出作为学者的钱钟书对寂寞人生的深长感慨.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把写作喻为笔耕。此言甚确。写作也如农民种庄稼一样,只有朝耕暮耘,胼手胝足,栉风沐雨,劳力劳心,才有可能获得丰稔的收成。五谷杂粮好吃,粒粒皆辛苦;文学作品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字里行间却饱含着作者的心血。学习写作,必须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必须吃更多苦,受更多累,牺牲更多的休息  相似文献   
7.
请一个木匠做家具,五天做了七大件。他的娴熟的技艺,使我惊叹。闲谈中,他说了自己学艺的经过,特别提到:“一年斧子二年锛,三年刨子学不真。”为了学会使用木匠工具他在重体力劳动中,度过一个个严寒酷暑。得心应手地使用斧、锛,刨、锯,是木匠的基本功。他活儿做得漂亮,全靠基本功过硬。这,使我油然想起了文学创作。从事文学创作,也要先具备基本功。基本功过硬,才能写出好作品。同木匠的基本功相比,文学创作的基本功是多方面的。譬如,要透过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发现生活  相似文献   
8.
论文小语     
文章的深度,源于思想的深度.思想的深度,关乎学养、阅历、及对事物的体察、解悟能力.初学写作者,由于多方面准备不足,作品浅一些,应在情理之中;只要肯努力,是会渐渐深刻起来的.浅不可怕,怕的是明明思想浅薄,却偏要故弄玄虚,故作高深,用那么多莫名其妙的东西把文章包装得云山雾罩,不知所云,执意让人看不懂.时下,这样的文章并不鲜见.思想浅,只要写得真实,清新,活泼,也能引得读者喜爱.“潭水深千尺”是美,“清泉石上流’也是美.中国  相似文献   
9.
七、写曲词 我这一生遭际,大都与文相关,因文得福,因文得祸,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曾想,假若我不上学识字,或者念完小学后不再升学,一直在家务农,每日和田土庄稼打交道,那么,我会和我父亲一样,成为一个勤劳而平庸的农民,任日子在种种收收、风风雨雨中悄悄流逝,我的一生或许就少了几多起起伏伏、波波折折,也就少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故事。识了字,读了书,爱上了文学,就不能不付出许多,为伊消得人憔悴;同时,文学也回报我许多,困厄中,抚慰我心神;孤寂中,滋润我灵魂;在平平顺顺的岁月里,使我活出了更多意思。付出的和得到的,算总账大体平衡。 且说就在我写了几年材料之后,县里要恢复文化馆,因为我能写两下子,也缘于我一再恳求,终于在1972年10月到文化馆落了脚。那时,各地的文化馆都叫“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惟独这个文化馆仍叫文化馆,决策者竟不避“复辟”“回潮”之嫌,可谓十分大胆。文化馆的那个“文”字,当然也包括文学。进文化馆,我名正言顺地靠近了文学。原来劳心劳力炮制那些材料,虽字斟句酌,皆无关斯文。  相似文献   
10.
蒙读者和诸评委谬爱,拙作《阴阳之道》在河南日报“碧云天”纪实散文征文中获奖。《新闻爱好者》热情的编辑来信,要我结合这篇作品,谈谈散文特别是纪实散文的写作。沉思良久,踌躇再三,不知从何说起。散文是笔糊涂帐。研究散文的论著,都要在开头费很大篇幅谈什么是散文,并按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