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近代中国动荡的社会环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保存造成很大破坏,由此开启了文物保护的立法之路。一方面吸收西方文物保护经验,为我国文物保护立法和实践作出了很大贡献;另一方面过分因袭西方制度使得中国的文物保护制度脱离时代和民族性。在制度的建构过程中,作为古物中最为特殊也十分珍贵的古籍图书,在近代相关立法中逐渐边缘化,其中的原因既包括国际公约中对可移动文物保护的缺失,又有国内相关法规和文物管理缺乏制度上的延续。当时,几乎每一个政权和有识之士,都为古籍保护进行制度完善和立法努力,这既是古籍本身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和情怀,应该传承接续下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